村改居社区不仅身体要上楼,更要思想“上楼”、心理“上楼”。为了让村民舒心“上楼”,岛城不少“村改居”社区,积极探索适合辖区居民的社区治理方式,“改”出社区治理新模式。日前,记者探访了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毛公地社区。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高楼,他们能适应社区新生活吗?
2013年,毛公地社区启动回迁,500余户村民喜迁“小洋楼”。短短几年,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村民不仅能“身上楼”,还能“心上楼”。
“大家聚在一起制作丝网花,既陶冶情操,又能赚钱,有说有笑,心情舒畅。”64岁的社区居民刘美兰说,社区不少妇女丢掉锄头后拿起绣花针,学会了做精美逼真的丝网花。刘美兰不仅自己日子过好了,还收了徒弟,实现“一日学技终身受益,一日上岗终身不下岗”。
村民“上楼”后,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受到了冲击,大家缺乏归属感。社区围绕老人多、下岗待业人员多、熟人多的“三多”特点,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确立了“毛公地·睦邻家”党建品牌,以爱好为纽带,发展各种兴趣组织,通过各种文艺活动和非遗文化传承等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搭建了居民联络感情的平台,打造出宜居、和谐、平安、幸福的规范化社区。
如今,“毛公地·睦邻家”党建“朋友圈”不断扩大,签约了李沧区文化馆、李沧区统计局、育才毛公地幼儿园和青岛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等9家共建单位,他们一起加入到共建毛公地队伍中来,为社区发展提建议、为社区发展谋规划、为社区发展献力量,先后开展共建活动累计30余场,服务1500余人次,打造出条块联动、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共用的区域化党建格局,社区真正“新”了起来。
“一扇门”办事
为保障社区居民的权益,社区职能从管理转型为服务,从“坐诊”变为“巡诊”、从线下拓展到线上,每年解决问题数百件,彻底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程的“肠梗阻”,让居民全面融入现代城镇生活。
为更好地解决居民诉求,社区成立党建联合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社区工作,收集居民对物业及社区管理服务的意见建议,做到对居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了如指掌。
社区打造了760平方米的复合功能的社区邻里中心——“毛公地·睦邻家”党群服务中心,做到了阵地建起来、活动搞起来、居民的心凝聚起来,实现了“敞开一扇门、承办万家事”,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建立了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成立居民志愿者服务联盟,组建起书法队、合唱队、舞蹈队和剪纸队等,从最初的自娱自乐实现了助人自助。
这些年因城市扩展变化,公交站点离社区门口较远,给市民特别是老年人出行带来很大不便。社区在街道协助下联系了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李沧大队等部门,对公交站点进行移绿硬化、站牌站棚配置安装,毛公地车站在一个月内顺利通车运行。
“四社联动”探路
“希望通过‘四社联动’的成熟运行,使其继续拓展基层协商议事的平台、提升基层协商议事的成效,真正成为打通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毛公地社区党委书记刘志刚说,社区引入了社会组织青岛李沧咏年楼日间照料管理中心,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和社会志愿者“四社”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社区发展起了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队伍——“毛公地志愿队”,他们就像一块磁铁,来自社区、服务社区,既助人又自助,吸引着社区居民一起来参加志愿活动。
在毛公地社区,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服务群众、群众争当志愿者的互动局面初步形成,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贴心服务,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今年7月,身体有恙的“空巢老人”郑奶奶,拨通了事先设定好的电话键,向志愿者求助。接到呼唤,5分钟内,专业社工和志愿者一起到她家中,为其进行了健康护理。
“社区居民非常踊跃成为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看到社区变得更加美好,每个居民心里也开心。”刘志刚说,社工专业知识丰富、善于拓展项目和志愿者人数众多、乐于奉献、联系广泛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植于每个毛公地人的内心。如今在毛公地社区,不时能看到志愿者身影、听到志愿者的声音。(记者 张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