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上雕刻清明上河图、一百单八将,最贵卖过超15万……小小葫芦,在济南章丘的“葫芦夫妇”李霞、马友谊手里,摇身一变,成了高价值工艺品。
醉心葫芦种植、雕刻20年,两人把小葫芦做成了大产业。不仅一年卖出近万个葫芦工艺品,还累积带领千余名残疾人投身葫芦雕刻产业。“我们的目标是把葫芦传统雕刻这门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关注葫芦技艺。”李霞说。
传承祖辈技艺 夫妻二人投身葫芦种植雕刻
李霞和丈夫马友谊都是章丘人,2001年结婚后,在祖辈的影响下,就开始关注到葫芦雕刻。“我公公平时就喜欢玩葫芦,农闲的时候,也会雕刻几个拿着去卖,我们平时也会学着雕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带着一个葫芦作品去英雄山文化市场摆摊,被3个外国人花高价买走。”李霞说,此后,英雄山文化市场一家商店联系他们,愿意帮他们代卖葫芦工艺品。
刚走进葫芦雕刻世界的两人就尝到了甜头。几番思量,两人决定辞职,全身心投入葫芦雕刻。租了半亩地,两人就开始种起了葫芦,边种边刻,逐渐步入正轨。
创业路上并非一帆风顺。2006年夏天,地里的两亩葫芦长势喜人,看着架子上满满当当的葫芦,两人憧憬着收获时的场景。几天后,一场暴雨突降,葫芦地里的水泥架子全部倒塌,“当时的葫芦一个重量就超过5斤,望着满园子倒掉的葫芦架,我们傻眼了。”李霞说。
葫芦都趴在地里,没办法,只能自己重新架起来。两口子一连干了三天,竖起整个园子的水泥架子时,马友谊的肩膀上全是血。回忆起那一幕,李霞颇多感慨,“吃过这个苦以后,我们两个更加专心做葫芦,整个心思都放在了葫芦身上。”
雕刻葫芦精益求精 央视连续报道声名远播
近日,记者见到马友谊的时候,他正在刻一个半成品的“兰亭集序”葫芦作品。按照设计稿,他先用刻刀在葫芦表皮上刻出造型,搓墨,然后开始精细化刻制。“墨刻线条的造型像国画,古朴、沧桑、粗犷。刻画过程中要有耐心,每一步都不能走神,像现在刻到第二层肌理的时候,象牙白的质感更能体现作品立体的感觉。”
长期雕刻葫芦,也让马友谊患上了眼病。一次连续两天的雕刻完成后,因眼压过高,马友谊只能前往医院打针。即便如此,夫妻两人也没有想过放弃葫芦雕刻,而是在雕刻技艺上精益求精。
在创业之初,毫无经验的两人只能跟着家里老人按照剪纸样式,雕刻一些简单的线条,如娃娃抱鱼等。由于当时市场上葫芦工艺品少,市场反响不错。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同类产品增多,两人开始尝试在传统雕刻的手法里,融入彩刻、线雕等技法。
谈起最有成就感的作品,李霞提到一个干裂葫芦“变废为宝”的工艺品。“以前,出现裂纹的葫芦一般都是扔了,但是这次我们在裂纹上增加了一些岩画性质的人物,他们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与裂纹走向一致,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雕刻清明上河图葫芦作品时,李霞历时半年,利用微雕技艺,在一个葫芦上,刻出了清明上河图盛景,作品最终卖出了15万的高价。
随着李霞夫妇的葫芦雕刻事业越做越大,2006年,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致富经》栏目上门拍摄,节目一经推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葫芦雕刻这门传统技艺。此后,李霞又雕刻了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葫芦作品,登上央视。
带领残疾人就业 发扬葫芦雕刻传统文化
随着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来章丘找李霞学艺。其中,一对来自山西的玻璃娃娃(身体就像玻璃一样脆弱,一个打喷嚏这样轻微的动作可能就会导致骨折)姐妹带着同是玻璃娃娃的孩子慕名来到章丘,跟随李霞学习葫芦雕刻技术。几年来,李霞不仅传授他们技艺,还帮他们求医问药,学成的姐妹不仅通过雕刻葫芦挣到了看病的十几万元,还凭借葫芦作品获得过省级奖项。
渐渐地,越来越多残疾人找到李霞,希望跟她学习葫芦雕刻技艺。李霞来者不拒,不仅免费教授残疾人葫芦雕刻技术,还给残疾人学员安排种植葫芦、去皮加工方面的工作。随着学徒越来越多,李霞的农村小院也渐渐住不下了。
此后,李霞夫妇包了一片30多亩的荒山,开辟出葫芦种植基地,致力于展示、传承葫芦传统雕刻技艺。同时,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免费学习、住宿的机会。针对残疾贫困人员大多体弱多病的特点,还专门设计了适合残疾贫困人员学习制作的葫芦工艺制品,简单易学,可居家制作,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目前,李霞的公司里40多个工人,残疾人就有15人,先后累积帮助千余名残疾人学习葫芦雕刻技艺。
与此同时,李霞夫妇也开始谋划如何进一步振兴葫芦雕刻这一非遗文化。日常雕刻之余,两人还坚持整理葫芦雕刻技艺档案、发表论文、与周边学校建立研学基地。此外,两人投资400万元的山东最大的葫芦博物馆正在建设布展中,建成后,将有360件藏品,三分之一由残疾人制作。“每天和身边身残志坚的朋友们,把我们这个葫芦世界建起来,传承非遗技艺,就是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李霞说。(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庄滨滨 张海振 济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