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夕,全省2021年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全省16地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共商治水大计。我市因治水成效显著作典型发言。
为什么是淄博?2021年1至11月份,我市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4次位列全省第一名,成为全省生态系统治水的“高分”网红。与2020年全省排名第11名相比,可谓进步神速!
“后来居上”如何得来?
众所周知,我市是全国知名的老工业城市,重点排水工业企业高达220家,对水环境影响巨大。
好山好水好生态,始终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近年来,我市构建完善“治保用”体系,谋划实施“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努力构建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体系,并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强力推进落实,保障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我市突出“控源头”“治污水”能力建设,构建完善水环境治理体系。2021年,总投资65.3亿元,组织开展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市政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业点源深度治理等系列重点工程项目,着力补齐水生态环境短板。另外,对48家工业企业实施点源深度治理,新建雨污水管网88公里,改造合流制管网61公里。
我市着力建设孝妇河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工程,对支脉河、猪龙河、涝淄河等实施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努力打造“四河两湖、多水润城”的生态修复水系,对中心城区生态水系实施常态化生态补水,新建沂河、支脉河等人工湿地7000余亩。
我市坚持“引客水、蓄雨水、抓节水、保供水、治污水、用中水、防洪水、排涝水”一体推进,构建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同时,加大政策激励,推动企业技术研发,统筹再生水、雨水、微咸水、矿坑水等水资源,构建企业和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年均回用中水约3.6亿立方米,用于河道生态补水及企业循环利用。
聚焦入河排口综合整治,智慧化管理入河排口,一举解决了入河排口管理难的问题。
我市严格厘清部门责任,深入开展入河排口综合整治,健全管理台账,对全市3262个入河雨排口分类编码建档立牌,雨排口标识牌二维码等信息,便于各级巡河员及群众监督,使入河排口具有可追溯的“身份证”。以河长制河道巡河员为主体,中心城区环保巡河员为关键,坚持每日巡河。2021年以来,通过河湖巡河员及中心城区环保巡河员发现并交办问题40余次,累计巡查河湖9.76万次,解决突出问题1727个,河湖安澜度汛,水质稳中有升。
我市落实“全员环保”工作机制,积极调动建设、城市管理、河湖水库等专业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以水环境会商通报、部门联合督导、机制、“模块化”合成监管三大机制为水生态环境工作保驾护航。另外,定期召开工作分析推进会,针对工作中的“老大难”、痛点堵点难点,邀请专家及部门参与会商,商讨攻关。
结合全域公园建设,2021年4月,我市启动实施孝妇河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建设,对64公里孝妇河干流沿线进行整体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打造淄博市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示范区、高品质生态走廊,推动淄博进入“拥河发展”时代。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干,探索出了大禹治水的“淄博路径”。
□本报记者 姜乾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