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群陌生人一起聚餐?”近日,一种名为“盲盒社交”的社交形式在网上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参与者介绍,“盲盒社交”的参与者彼此均为陌生人,活动中的同伴身份未知,有参与者表示在此类活动中结交了很多新朋友,但也有组织者坦言参与活动时遇到过有人不礼貌的行为。如同盲盒一样的不确定性,成了此类社交的特点。(3月4日《北京青年报》)
现代社会中,对于很多人而言,人际连结的萎缩,是必须正视的现实。生活圈子狭窄、没有朋友,置于这一大背景下,各种有助于“破壁拓圈”的渠道或解决方案,都注定不缺市场。事实上,前些年很多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思路,都是立基于此。而近一两年来,那种以产品力来塑造社交文化的模式,越发显得难以为继。于是乎,各式的互联网产品,回归“工具”的本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偏好与创造力,重新成为主导“新社交”的关键力量。
无论是去年红极一时的“搭子社交”,还是近来备受关注的“盲盒社交”,都肇始于这一大的背景。所谓社交,原本是指各种社会活动中所伴随的人际往来,其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和结果。但是,在新语境内的社交,则显然有“定义窄化”的趋势。也即,“社交”越发被视作一个单独的“事项”,其被从庞杂的社会活动、社会交往网络中剥离出来,而被狭义地视同于“多认识人,多交朋友”。从“场景衍生社交”到“为社交创造场景”,这是社交文化底层逻辑的深刻沿革。
其实“盲盒社交”说到底,无非就是为“多认识人,多交朋友”,而在原本素不相识的人们中间相互串接。类似的做法,实则早有雏形。比如说,此前就有组织网友线下参与的“剧本杀局”“跑步局”“飞盘局”等等——这可以说是“盲盒社交”的初代版本,其还带有强烈的“兴趣群组”的影子。但最近流行的真正意义上的“盲盒社交”,则更进一步。其往往不是围绕某某活动来召集“有意者”,而是先凑够了人再想线下活动。
如果说,“兴趣社交”“搭子社交”,能够较为有效地筛选出那些志同道合的同道,那么“盲盒社交”所筛选出的,无疑是对“多见人、多与人交流、多结识朋友”有着更为迫切需求的人群。以局外人的视角审视,这一社交新玩法,当然不乏隐患。然而以局内人的立场看,这一直截了当而“轻负担”的交朋友方式,却刚好是直击痛点、满足所需的。盲盒社交,同样是弱缘社会里,重建人际纽带的一种努力。其未必可靠,却足够真实。(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