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是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山东50余家具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组织、新业态等新经济要素的“五新”企业调研了解到,当前新经济蓬勃发展,不少企业呈现“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爆发式增长,成为当前拉动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新兴力量。不过,一些地方也存在新经济档次较低,部分企业负责人对未来经济发展信心走低,部分生产要素供应趋紧、企业负担较高等问题,制约了新经济进一步发展。
“五新”企业成长势头加快
在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提起山东巨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玉,不少人都知道他脸上的胡子是企业科技研发的“晴雨表”——只要看到他留着长胡子,就说明企业碰到了棘手的技术难题;一旦剃掉胡子,不用问,肯定是难题攻克了。
凭着这股韧劲,成立于2011年的山东巨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目前已取得30余项专利,一些技术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得益于近几年公司研发了一批脱硫、脱硝、除尘等方面的新技术,加上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我们公司销售额呈几何级爆发式增长,从2014年的200万元增至2015年的1200万元。今年1至4月,销售额已达1000多万元,预计全年可达1亿至3亿元。”张亚玉说。
近期,和巨亚环保一样呈现“几何级爆发式增长”的“五新”企业日益增多。在山东永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赶制外地客商几十台植保机械的订单。该公司副总经理柳荣新告诉记者,农业生产中的“耕、种、收”三个环节基本能实现机械化,但管理环节还主要依靠人力,如施肥打药、田间管理等,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短板。永佳动力瞄准这一“空当”,致力于研发、生产植保及园林等方面的新型农业机械,经营形势一片大好。
山东潍坊高新区的盛瑞传动公司一楼展厅的专利墙上,挂满了这家公司获得的各种专利和荣誉。“发明专利25项、已授权专利341项,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盛瑞8档自动变速器(8AT)专利,是潍坊市目前唯一的中国专利金奖得主。”盛瑞传动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卫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2015年6月,盛瑞传动8AT开始批量投放市场,四季度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比2015年一季度增长154.36%;2016年,在传统产业继续探底的严峻形势下,一季度订单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220%。
还有一些企业因为出现新市场,实现了“从零到亿”的爆发式增长。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为国产ARJ21支线飞机和C919干线客机提供产品配套,是山东省首家为中国大飞机项目开展高端零部件配套的科技企业。这家公司总经理王肇宇表示,公司2015年刚刚成立,年可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钛合金紧固件2000万件,占国内高端航空航天钛合金紧固件市场份额的30%以上。随着C919干线客机年内下线,企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预计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利税6亿元。
据山东省发改委主任王忠林介绍,今年以来,山东新增长点不断增多,支撑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新服务、新产业等新的动能正在积聚,发展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呈现出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新业态成长加快。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加速渗透,网络约车、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新型服务模式增长迅速。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山东“淘宝村”达到64个,各类电商平台3000多家,电商经营主体120万家;1至2月,山东电子商务交易额1500亿元,同比增长27%;网络销售额117亿元,增长26.5%。
二是创新能力提升加快。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批,有关部门正以此为契机,积极培育创新公共平台,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今年以来新增省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80家。1至2月,山东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58.6%和63.4%;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5.1件,同比增加1.4件。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山东电子专用设备、工业机器人、服务器产量分别增长66.7%、50%和32.7%。今年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3%以上,比年初提高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