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制茶三十年 记蒙顶皇茶刘思强

2016-05-10 10:25:22 来源:中国网山东 作者:朱家莹 责任编辑:王雪 字号:T|T
摘要】3月的蒙顶山上,春风吹绿了千亩茶园。呼吸着这里弥漫着茶叶清香的清新空气,跟随着蒙顶黄芽制茶大师刘思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山路上,看到满山的茶园在雨雾中青翠鲜嫩的样子。果然是“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一溪春”!

  香茗在手,刘师傅讲起了他的茶香人生。他说,虽然他是土生土长的蒙顶山人,但是在他之前,家里还真没有专门做茶的。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铁匠,本来家里人也考虑让他子承父业,可是他却选择了制茶行业。谈及当时的选择,刘师傅的解释很质朴。他说,因为从小看父辈当铁匠,觉得很辛苦,自己想偷个懒,就糊里糊涂地进了制茶行业。进了制茶行业后,他才发现,每行都不容易,特别是想在行业里做得好,更需要付出汗水。说到目前自己在制茶中取得的成绩,刘师傅很淡定。在他看来,他就是一个平凡的制茶工人,制茶是他的本职工作,是他养家糊口的依仗,用他的话说,他就是一个靠手艺吃饭的普通人,做出好茶就是他的工作。2003年,他当时所在的国营茶场改制,许多职工纷纷离开了这里。为了养家糊口,刘思强也一度出走,去了浙江。提起那次出远门的经历,他有些遗憾地说:“人家的制茶工艺和管理确实规范,我们这边比不了。”大约还是更适应家乡这边的生活,也更留恋亲手制茶的满足感,他最终选择回到了蒙顶山,到了蒙顶皇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工作。

  听着刘师傅质朴的话语,我的眼前呈现出一个人在茶山曲折山路中踟蹰前行的画面。我觉得坐在我身边的就是一个质朴的大叔,完全没有想象中天外飞仙的影子。他想得很简单,就是认真做茶,做好茶。谈到现在市面上的黄芽,这位爱茶的大师深深叹了口气。现在卖的黄芽不少,真的不多。大家都太过浮躁,只想着赚钱,不是黄芽的也敢当黄芽卖。我开玩笑地说,这样做生意赚的钱可比您整天做茶赚的多多了。刘师傅回答说,我靠做茶的手艺吃饭,吃得饱,也吃得踏实,靠骗人赚来的钱用着也不安心。我现在就本本分分地做茶,心里踏实。

  与刘师傅喝着茶、聊着天,时间过得很快。初包的过程已经结束,接下来,刘师傅又接着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的过程。一遍一遍地站在锅边用双手翻滚着锅里的茶叶,茶香越来越浓,茶叶也越来越少。刘师傅告诉我,等到最后的烘焙工序完成后,这2斤鲜叶最后只能制成4两左右的黄芽。做完全部的这些工序,天也完全黑了。

  除了中间跟我喝了杯茶,稍微吃了点饭,刘师傅一整天都在工作,没有停歇。我问他,您从20出头开始学习制茶,到现在也30多年了,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啊?他回答说:“只要我身体可以,我就会一直做下去。以后就算我身体不好了,我的儿子也会接着把这个手艺传下去。因为我现在觉得把这个传统的黄芽制造工艺传下去是我的责任了。”

做顶级功夫耐寂寞坚守 记蒙顶皇茶刘思强

  筛选品相不合格的茶叶

  “可是现在世界这么多诱惑,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您是希望您的孩子能传承您的手艺,可您的孩子认可您这种安排吗?”我问刘师傅。听到我这么问,这位质朴的茶匠难得露出了任性的神情,“爹把手艺传承给儿子是理所当然的,没什么不愿意!现在的花花世界诱惑这么多,更需要有人把这些传统的东西传承下去。”看着手里的茶,刘师傅的眼中充满了坚定。

  除了自己的儿子,刘师傅目前在单位了也带了好多徒弟,现在徒孙也有了。因为他丰富的经验和不藏私的性格,车间里的年轻人制茶过程中碰到问题都愿意跑来跟他请教。看到这些好学的年轻人,他特别欣慰,恨不得把自己毕生的经验都倾囊相授。

  “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如今,蒙顶黄芽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但依旧是“多数人知道,少数人喝到”。跟着刘师傅工作了一天,我更加体会到了蒙顶黄芽的来之不易,也对刘师傅这群传承传统制茶工艺的师傅们充满了敬意。我相信,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贵的品质风格的蒙顶黄芽,在刘师傅这样的制茶人的坚守下,未来一定美好。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