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会出现多个人物多种看法,每一个都要精准分析
不过,不可忽视的是材料作文题给考生提供充分的作答空间、多元的立意角度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过多的角度,学生容易选择一个自己有所准备的角度进行套作,从而失去了让考生在题目中丰富材料选择、辨析的作用。而去年高考出现的新题型、今年全国高考的热点———任务驱动型作文,这种命题方式在材料之后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
所以对任务驱动型作文不能不引起重视。
而这种类型作文命题的内容则更容易关注现实,贴近人们的生活,而将“一点四面”渗透于作文之中,往往是试题立意的方向。
任务型作文往往在材料中出现多个人物、多种看法,关系往往是相同、相反、相对、递进等等,考生必须对每一个都要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概括,以便论证自己“支持或反对哪一个、更喜欢哪一个或更赞成哪一个”,并做出入情入理的分析论证。同时,文明交流,呼应他说,包容异见。赞同一方未必要完全否定另一方。
任务型作文应写偏议论性的应用文
任务型作文的写作模式有个“四步式”模板:第一步提出观点。提出论点,表明态度;第二步表面分析。就事论事,分析观点;第三步纵深分析。跳出事件本身,站在更广阔空间和时间角度审视,角度如社会、文化、传统、历史、政治、科学等,展开分析论证,深化议论;第四步总结照应。首尾呼应,照应题目。
对于这种作文,首先,应该写的是一种偏于议论性质的应用文。这种文章的目的在于回应人们的非议,阐述选择的理由。
其次,选好写作角度。考生应该从中选择比较深入比较易于上手的一方去展开。最后,思路应向纵深处开拓。不能总是停留在问题表面展开思考,而应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小到大,纵深推进,体现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