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发展有误区 旅游投资应该划分

2016-01-08 11:05: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魏小安 责任编辑:朱益民 字号:T|T
摘要】远东宏信主办的“2015浦江旅游论坛”在上海召开。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魏小安以“新常态下的景区发展”为主题做了演讲,魏小安对各景区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各类型景区的合理定位和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4、主要问题

  第一,理念制约:就资源说景区。

  大家一搞旅游都先问有什么资源,再问能不能搞个景区,这是三十多年习惯性的思路。现在情况已经变化了,首先资源的概念就变了,比如说广东,广东讲观光资源在全国是排在后面的,但是广东的休闲度假资源在全国一定是排在前面的,这样的资源不算资源吗?

  第二,重复建设,近距离低水平。

  这在县一级表现的很充分,一个县几个点,地理位置相同,环境相同,历史文化相同,所以一搞几个东西一块搞,就形成近距离、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对我们是个巨大的影响,也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第三,项目把握,碎片化、小商乱局。

  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充分体会到了这个恶果,这一个县几片资源急着招商引资,两千万这块给你了,两千万那块给他了,这种小商人是不可能达到政府的要求,所以反过来说就形成了一个状况,拉个杆子就开始收门票,过了几年市场起来了,觉得不行了,想把这些小商请出去,四千万甚至八千万往回收,这是很多地方比较普遍的状况,大家也都意识到了,所以现在大家都在提招大商、大招商。

  第四,市场开拓,不认识,不重视。

  现在叫做重视了,但是不认识,不知道该怎么做,尤其景区还在迷恋着上电视台,尤其是上中央电视台,觉得能上中央台是一种景区的荣耀,中央电视台的旅游广告是给市长看的,给省长看的,不是给市场看的,现在的市场谁还看电视?更不用说看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这没有意义,可是大家还是在花冤枉钱。

  第五,配套发展:单一模式,拉动不足。

  第六,市场的扭曲。

  严格的说,现在中国人的度假需求已经变成了一种刚性需求,但是中国度假产品的供给严重的跟不上,我们的观光资源在世界是一流的,数量也完全够,可是我们的休闲度假资源未必有这么充分。

  所以就形成了两个外溢,一个外溢就是向海外溢出,去年中国海外出去一亿多人,百分之六十左右都是休闲度假,在海外花费一万多亿,有六七千亿是花在休闲度假上,能说我们没有需求吗?

  第二个溢出就是向景区溢出,就是大家没有地方可去,所以只好在往景区跑,这就造成了一种市场的扭曲,大家觉得景区火爆,景区还可以发展,实际上如果有合适的产品,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到景区去,但是缺乏合适产品,所以只好跑景区。

  由此又形成了现在景区的一种误区,客观的说是景区的供给替代了现在休闲度假产品的不足,这是一种替代性,而且又形成了一种投资的导向性,和发展的导向性。

  实际上这里是有层次的,之所以大家对五A追的这么很,实际上根本意义上还是市场性的追求,因为牌子现在在市场值钱了,这就形成一种导向性,包括国家旅游局的一些做法也在强化。

  比如说要求景区强化流量的监测与控制,我的看法百分之九十九的景区都没有必要做这个事情,但是国家有要求,大家不得不,这就从某个角度上又感觉景区火爆,这不是好的导向,实际上我们只要抓重点就完了。

  简单的说,全国现在两万个景区,五A景区两百个,只占百分之一,我们能用百分之一能代表百分之九十九吗?我刚才说的一系列的误区都是从这来产生的,拿百分之一来说百分之九十九显然不对,当然这个数量是百分之一,影响和份额不是百分之一,但是总体而言就形成这么一系列的问题。

  5、景区发现

  严格的说,现在的门票经济也在变化,按照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2014年,旅游收入2989亿元,门票949亿,占31.7%;餐饮657亿,占22%;住宿569亿,占19%;商品565亿,占19%;交通312亿,占10.4%;演艺37亿,占1.2%。

  这样一个结构说明二次消费的比重已经非常高了。所以这里第一涉及到价值发现,要害就是少走弯路才能加快速度;第二是市场发现,养在深闺人未识,酒好也怕巷子深,这是重中之重;第三是生活发现,景区是我们身边的好地方,养生的好地方,玩乐的好地方。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