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不但是地理信息标志,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人文记忆。24日,济南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查看济南公路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时指出:道路命名应体现济南特色,与历史文化相融合。
不少地名是“借”来的
难称市民心
“与老城区以经纬命名相比,东西新城在道路命名上体现不出历史人文。”近几年济南两会,人大代表吴则禹总会提交如此议案。他认为:随意命名地名,对个人和社会而言都有割断历史的危险,“尊重地名,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历史”。
据统计:济南每年新增地名达上百处,近三年每年更是多达150余处。但许多新地名并不为济南人所待见。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济南西客站周边一带的道路名称。
有市民曾表示:西部新区本有大金庄、小金庄、大饮马庄、小饮马庄等地名,如果该区道路能用这些村庄名、山名来命名,既有指路性又能传承该片区悠久历史,但是“却使用青岛路、烟台路、日照路等缺乏泉城特色的像“借”来的道路名,整得人都不知道到哪了”。
“道路命名主要有三个方法:根据市政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论证、社会征集。此外还得遵循《地名管理条例》的管理条例。”济南市民政局地名规划处工作人员表示,西客站道路命名是根据该片区的“开放世界”规划要求而命名,“该片区的部分道路也采用以周边历史建筑命名的办法,如兴福寺路”。
除了缺乏指代性,不少新路名更是名不副实。不少市民表示:有些楼盘连停车场都没有还要称“××广场”,没有绿地的小区却称“××花园”等,更有一些小区“洋化”明显,如“巴黎**”、“莱茵**”等。
对此,济南市历下区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的工作人员表示:是开发商广告宣传和地名申报倒挂原因所致,“有些开发商不按程序由地名管理机构命名后再报批,而是在报批立项时自行命名,造成既成事实后再补办报批命名手续,使不规范的命名难以更改”。
200处地名被注销
多因居民区扩建
“《济南市地名录》上显示,济南自建国后有188个地名被注销;近十年,又得有40多个地名注销。”济南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称:不同于新道路命名须逐级上报审批程序,地名注销工作只需地方民政部门核实后便可完成,“粗略估计有200多个,准确数字得在第二次地名普查后得出”。
据悉,在188处注销地名中,有127处因所在位置居民区扩建而被注销,集中地段有明湖小区(23处)、南刘家庄(8处)等;40处因道路扩修而取新名,旧名因此注销,如济泺路(9处)、泺源大街(6处)等;16处因修建公园、广场、大学城而注销,五龙潭公园(3处)、泉城广场(3处)、长清大学城(8处); 5处则是因原地址修建宾馆、大厦等原因注销,如北才盛巷原址上修建了珍珠泉宾馆。
秦若轼收藏的济南老街巷图。
济南市政协委员、文史专家秦若轼珍藏有一份清光绪年间的济南市地图--《省城街巷全图》。该地图为现存记载济南老地名较全的一份地图。据秦若轼走访调研,该份地图共记载了约300多条古街巷名。“现存的仅剩下不到三分之一”。
以历下区的佛山苑、棋盘小区所在的区域为例,记者在《省城街巷全图》查找到:佛山苑小区区域原有广胜街、凤凰嘴街、蒋家胡同、十方院街等;棋盘街小区区域有得胜街、小青龙街、富安街、离明街等街巷。与现如今的路名相比,这些老地名生活味十足却又不缺文化气息。
但如今,两小区内难寻“老济南味”:广胜街、凤凰嘴街、得胜街等老街道无一存在。“新区建成后,原来的老街巷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只得注销。”济南市历下区民政局地名区划处工作人员称,随着城市改造扩建,该局已注销了80余条路名。
部分老路名
“复活”到新道路
4月24日,济南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查看济南公路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时指出:道路命名应体现济南特色、与历史文化相融合。
对此,不少市民纷纷建议恢复使用那些饱含城市记忆的老地名。为留住城市记忆,北京、南京等城市都开展了“复活”老地名的活动——在消失的老地名中,筛选出有较高知名度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将其用于新地名的命名中。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济南市民政局便展开了“复活”老地名的行动——在消失的老地名中,筛选出有较高知名度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将其用于新地名的命名中。
正觉寺小区因当年的正觉寺路而得名。
比如:济南市政府修建泺源大街。位于该地段的趵突泉前街、正觉寺街等一批老街巷因道路合并而消失,不过附近的正觉寺小区、趵突泉小区却由此得名,见证了这些老街巷曾经的印迹。济南市大金庄小区、发祥巷小区等居民区也是由此得名。“我们一直在使用这种方法,也鼓励开发建设单位在项目命名时,使用这些老地名。”刘琦说。
此外,济南市部分老路名还被直接沿用到新道路的命名中。如:魏家庄万达广场棚户区拆迁时,该片区内有一条名叫“民康里”的街巷。“广场建成后,鉴于新修道路与民康里巷很近,我们便将新路直接取名民康大街。”济南市民政局地名规划处相关工作人员说。
主城区一些老路名饱含着城市历史特色。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杰 摄
除上述措施外,济南市民政局还为个别老街巷树碑立牌,以此纪念历史。如:2005年,五三街旧址纪念石制作完成,这条原名顺城街、见证五三惨案的“五三街”因此被铭记。
将建地名规划展馆
挖掘统计老地名
“城市改造提升,不可避免地造成老地名消失,新地名出现。”济南市地名协会秘书长陈淑毅称,随着城市扩张、市内棚户区的大片拆迁,许多老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的地标性建筑物。如泉城广场修建时,后营坊街、前帝馆街、穆家园街等七条道路便因此被吞没。
虽不可避免,但老地名的保护工作也不应忽视。“老地名是一个地方民众的情感寄托,无法代替。” 济南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称,“像曲水亭街、芙蓉街等,饱含济南历史人文情怀,它们一旦消失,这座城市的文化都显得浅薄而空虚。”
“当然,并非所有的老地名都应该保护或留存。”陈淑毅认为,地名保护有选择性。“在保护老地名的同时,根据道路现状,用新名也未尝不可。”陈淑毅举例称,改造后的纬二路更名、命名便是成功案例,新路名既保留了80年历史的济泺路、58年历史的天成路、30年历史的英雄山路,以及百年历史的纬二路路名;同时,又为新路段命名了 “望岳路”这一称呼。
“济南市将结合国务院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挖掘统计老地名。编制相应的书籍、图录,老街巷,能复活就复活,对不能复活的进行记录;我们还计划建设济南市地名规划展馆,对外开放,保留老地名”。济南市民政局地名规划处工作人员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杰)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