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消息 > 正文

临沂市郯城县归昌乡文明花开别样红

稿源时间:2017-06-20 10:40:21  文章来源:中国网山东  作者:李静良 责任编辑:姜允会jiangyunhui
【摘要】郯城县归昌乡郯庙村,只见这里人头攒动,外地游客在村西南花卉基地和古槐前拍照、游玩。秀丽的景色和浓厚的郯子文化氛围,让郯庙村独具气质,成为游客青睐之所。

  中国网山东6月20日讯 花红柳绿,楼房林立,宽阔的道路,崭新的路灯,引人入胜的文化墙,弘扬公民道德的“四德榜”……郯城县归昌乡郯庙村,只见这里人头攒动,外地游客在村西南花卉基地和古槐前拍照、游玩。秀丽的景色和浓厚的郯子文化氛围,让郯庙村独具气质,成为游客青睐之所。

  “乡风文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为推动移风易俗,乡党委结合实际情况,以培育‘一村一品’文化为切入点,深化文明乡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文明乡风,引导村民养成尊老敬老、干事创业、崇尚文明等优良品质,助推美丽乡村实现精彩蝶变。”该乡党委宣传委员黄宗太说。

  以孝治村 培育文明新村风

  每到重阳节,归昌乡郯庙村都会举行隆重的敬老活动,村干部将全村的老人邀请到一起,为他们献上精心准备的敬老宴和广场舞表演。“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老人安享晚年是每个晚辈应尽的责任。”朱村社区村委会主任、郯庙村党支部书记孙守才说。据了解,郯庙村从2012年开始举办重阳敬老活动,至今已坚持5年,其间从未中断。

  此外,郯庙村每年还会举行好家风评选活动,表彰“好媳妇”“好婆婆”等一批孝老敬亲先进典型。“我们自己做好了,才能为后辈做好榜样。”村民徐勤花说。在上一届的好家风评选活动中,她由于尽心尽责照顾年老体弱的公公婆婆,被评为村里的“好媳妇”。徐勤花介绍说,举办评选活动,树立慈孝典型,引导村民争相向典型和模范学习,该村已经形成了“孝则奖,忤则惩”“人人以孝为荣,处处以孝为先”的良好风尚。

  “百善之首、以孝为先”,培育文明乡风,离不开孝文化的支撑。近年来,归昌乡以孝文化作为道德文化引领工程的核心内容,大力实施“以孝治村”工程,把弘扬孝德文化作为建设乡风文明的突破口,培育广大群众的文明之风。该乡还组织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在各社区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并举办道德讲堂,大力宣扬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孝老敬亲。

  干事创业 提升精神新面貌

  自从发展乡村旅游,培植瓜果采摘园之后,归昌乡老归昌、王楼、关庙等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干事创业村,他们借助乡村一日游平台优势和能人效应带动了一批人创业就业。

  80后小伙徐止超是老归昌村创业队伍里的一员,他在村南租地30余亩种植大棚有机葡萄。笔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和员工正在大棚为客户采摘成熟的葡萄。“村里发展采摘园,每逢节假或周日来采摘的市民很多,巨大的市场激发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下一步我准备注册属于自己的葡萄品牌。”徐止超说,他之前在深圳工作了四五年,后来听说家乡在搞乡村旅游及瓜果采摘园便选择回家创业。关庙村的王钦猛在村东南甜瓜基地租种2个冬暖式科技大棚,今年已经46岁的他以前是村里地地道道的农民,谈及当初创业的缘故时,他感慨地说:“发展大棚甜瓜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现在村民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我也不能落后。”

  “这几年村里的风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干事创业、勤劳致富成为村民的主流意识,这也极大地改善了全村的经济状况和精神面貌。”陈庄社区村委会主任、老归昌村党支部书记徐勤海说。干事创业的风潮影响的不仅是个人,还有整个村子的气质。归昌乡从破除乡村陋习入手,引导村民树立勤劳致富、干事创业的思想意识,推动村民变“麻将手”为“编制手”,变“游手好闲”为“埋头苦干”,同时结合精准脱贫、乡村旅游等政策,为干事创业保驾护航,培养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村风民风。

  破除旧俗 引导文明新风尚

  归昌乡归三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近年来,靠着省派“第一书记”的倾力帮扶,该村村民的收入大幅增长,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吃好、穿好、住好成为大多数村民的共同追求。然而,一种摆阔气、赛排场的不良之风也随之蔓延,有的村民为了摆排场,红白喜事动辄摆上百桌酒席,耗资巨大。

  “政府大力倡导乡风文明,避免铺张浪费,现在大家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归三村村民陈兰功说,在红白理事会的劝说下,他决定不再修风水墓地,百年之后采取火化的形式安葬。自乡风文明活动开展以来,归三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树立文明、节俭的婚丧新风。经过不懈努力,婚丧喜事从简办理的良好风气开始形成。

  为破除陋习、顽习,归昌乡大力提倡婚事从俭,鼓励旅游结婚、集体结婚,消除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同时,该乡全面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大力倡导厚养薄葬新风尚。该乡在各村先后建立29个红白理事会,并按照戒奢从简的原则,制定《红白事简办管理制度》、《村规民约》等相关的制度和章程,引导村民破除铺张浪费、虚荣攀比等陋习,倡导厚养薄葬、节俭养德等社会新风尚。(李静良)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