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山东8月16日讯 今天,本网从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微信公众号“东岳客”获悉,8月2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政治专栏中,以《开展精准培训,选派专人指导,落实创业扶持,山东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新农人” 带富新农村(关注乡村人才振兴)》为题,对山东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以下为报道全文:
开展精准培训,选派专人指导,落实创业扶持,山东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培育“新农人” 带富新农村(关注乡村人才振兴)
本报记者 潘俊强
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商家村,每逢村里赶大集,宋玉兰都会从集市上抱回一大捆菜叶子。别人扔的菜叶,在她手里却成了宝贝,这是她养殖的土元的“伙食”。自从前年搞起土元养殖,她家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这得益于淄博响水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青山在张店农村推广的土元养殖项目。人才引进来,项目跟着走。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制定《山东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采用差异化、针对性引才用才措施,下好乡村人才振兴“先手棋”。
聚焦“培养好”
实施乡村技能培训计划,分类型、分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进入采摘季,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镇的“八零小伙”休闲农业园里游客络绎不绝。当地“80后”小伙儿王芬学是这家休闲农业园的负责人。自从推出“私人订制”服务后,“回头客”越来越多,园区从当初80亩扩大到如今300多亩。
从当年只知道种植单一的蔬菜水果,到现在种植蓝莓、火龙果、百香果,还引进了珍珠鸡、波尔山羊、巴马香猪,农业休闲观光游搞得红红火火,短短几年时间,王芬学迅速从种植“小白”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前不久他参加了一家职业农民培训机构组织的外出观摩,回来之后,又在休闲农业园区内搞起了民宿,还新增了户外拓展拉练项目。
山东实施乡村技能培训计划,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并将培训对象进一步聚焦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领办人和骨干人员身上,分类型、分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现了从“简单培训”到“精准培育”的转变。截至今年6月,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覆盖主要农业县(市、区),累计培育从事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13万人、认定2.5万人,初步打造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此外,山东还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每年分层分批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000人,力争5年内轮训一遍。
推动“引进来”
选派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帮助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
进入盛夏,淄博市张店区苏氏农科创业园的多肉植物交流展吸引了不少购买者和咨询者。“95后”的张洋选择回乡创业,在苏氏农科创业园的孵化下做起了“职业农民”。目前,他已在淄博建有多个多肉养殖展销基地,一年收入几十万元。
苏氏农科创业园现已进驻300多家农业创业项目,其中有30多家完成了孵化。“我们的创业园吸纳的群体主要是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新兴创业人才。”创业园负责人苏付标说,“入园项目必须与农业有关。”
山东推动乡村振兴人才引进来、沉下来,通过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促进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为重点,培养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新农人”。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术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包村包项目、法律服务等方式,支持、参与乡村振兴。
此外,山东推动以县乡为主体,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对乡村组织的工作指导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据胶州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介绍,胶州选派了150名驻村“第一书记”,同时配备了一名联村局长、一名联村党员企业家和一名“第一书记”助理,共计600名联村党员、干部,发挥专业知识、部门优势,推动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向乡村倾斜,上下联动、精准发力。
据介绍,为了推动指导农业发展,山东每年组织1万名农业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加强关键时节、关键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此同时,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创新创业服务,提供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支持。预计到2022年,全省科技特派员队伍规模将达到1万人,实现涉农县(市、区)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
紧扣“留得住”
创新职称评聘,落实待遇保障,采用柔性方式吸纳“兼职”人才
“在我们这儿,评高级职称更注重‘疗效’了。” 一位乡村医生兴奋地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山东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创业扶持、待遇保障等措施,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专业技术职称评价使用制度,侧重考察实际工作业绩。比如,为推动医疗人才走向基层、留在基层,山东设立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评聘结合,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考核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服务。
吸纳优秀人才进入村级干部队伍也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山东多地拓宽选配“村官”路子,通过单位选派和社会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群众认可、公道正派的中青年和农村能人担任村干部。“我们还重视后备村干部队伍建设,把返乡务工青年、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培养与发展农村党员结合起来,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素质优秀的后备村干部队伍。”汶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洪正表示。
针对部分人才无法“全职”扎根农村的情况,山东多地采取柔性方式留住人才。胶州农业局负责人介绍,针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乡村发展急需的农业技术人才,他们精选一批专家学者组成“周末专家”队伍,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到农村一线进行服务。
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山东加大对农村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对长期在基层工作且业绩优异的农业科技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学校教师等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奖励结果列入职称评审标准。此外,农村在职职工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政府还给予1000—2000元的技能提升补贴。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