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河东村:合同“清”增百万

稿源时间:2018-06-04 16:48:50  文章来源:中国网新山东  作者:张靖浛 闫盛霆 责任编辑:高静
【摘要】作为全国100个国家级试点区县之一,淄川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高点定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稳妥推进”的节奏下正步履铿锵。清产核资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淄川区也是开展的有声有色。

  中国网新山东6月4日讯 农村大量闲散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发包出租不规范,造成集体资产流失。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现象?依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河东村在清产核资尤其是清理规范合同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作为全国100个国家级试点区县之一,淄川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高点定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稳妥推进”的节奏下正步履铿锵。清产核资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淄川区也是开展的有声有色。

  “村集体收入一下增加了120多万元,欠了许多年的土地租金都补上了……”河东村的村主任王东说起话来越来越有“底气”——这“底气”来源于通过清理规范合同,村集体每年新增的120余万元的收入。

  河东村现有1366户、3735人,在当地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后,王东等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上任,当时村里可谓一穷二白。令人费解的是,村集体资产不是没有,而是长期以来,作为村级组织“金饭碗”的农村资产资源未被盘活,许多资产资源被低价承包甚至无偿使用,承包合同有的是口头合同、遗失合同等“五花八门”,成了一笔糊涂账,造成集体利益受损,引发群众不满。

  既然“旧账”糊涂,那就从全面排查、摸清家底开始。河东村找准突破口,决定迎难而上,按照“分类分批、先易后难”的原则,扎实有效地推进合同清理工作。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河东村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对合同清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认真梳理研究,做好预案;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坚持依法依规按照民主程序决策,进行公开公平公正操作,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与合同相关人员座谈,发放明白纸,相互交心等,赢得他们的理解与认可。

  村民王世斌1997年通过公开拍卖取得了原西煤井大院1400多平方米的租赁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产权。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每年每平方米1.5元的租赁费一直没兑现。在这次清理规范合同中,王世斌积极与村两委沟通,主动补交了20年的土地租赁费43740元,并重新与村两委签订了一份20年的租赁合同。“今年的2187元租赁费已经交到村里了。以后每年一交,感觉自己心里踏实多了。”王世斌说到。

  无独有偶,村民王刚1997年从自己叔叔手里转过来20多亩的林地,由于当时种植的苹果不值钱,王刚就开始在林地里养猪,现在养了六七百头,还种了核桃树和绿化树,成了村里的种养大户。可由于当时的林地属于长期无偿使用,所以多年来王刚一直也没有向村集体缴纳任何费用,对此村民们也是颇有微词。通过清理规范合同,王刚现在与村里签订了20年的租赁合同,每年交给村里1万元的租赁费。

  “我们从维护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出发,诚实守信、公平合理地处理经济合同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对当前能够解决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通过民主、协商等方式予以解决。对原村集体一次性拍卖的闲置资产,依据当时的价款收取土地租赁费,以保障合同原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对当时拍卖无偿使用的土地,自2018年开始签订合同,进行有偿使用。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对口头合同、遗失合同、显失公平等7类合同依法依规进行清理规范。光林地合同就规范了24份,还对14处较小的企业,重新进行了土地丈量,现已重新签订了9份合同,目前共清理规范合同54份,催收拖欠村集体土地租赁费1206360元。”王东介绍。

  “河东村在清理规范合同方面可以说是全镇的一个缩影。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我们罗村镇把清产核资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而把清理规范合同作为清产核资的重中之重,以此来摸清家底。通过聘请专业人员精心指导、稳步推进,目前已规范合同265份,村集体增收535万元,通过清理规范合同,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支持,也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村镇镇长李建华说。

  集体资产处置公开公正,老百姓的“气”顺了。守着“金饭碗”却没饭吃的尴尬消失了,干群关系不和的闹剧不再上演了……日益富饶美丽的河东村,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动下,让村民们充满了集体荣誉感和幸福感。(张靖浛 闫盛霆 仇慧清)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