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康复大学(筹)建设推进会在青岛举行。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首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康复大学明确了“去筹”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今年年底所有校园建筑将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
从提出设想到最终落地山东,康复大学筹备过程历经5年。2015年,中国残联向国务院提交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康复大学的设想。2016-2017年,康复大学建设相继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4个国家级发展规划,建设康复大学成为国家行为。2018年,中国残联、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山东省逐渐形成部级沟通机制,2019年3月,明确康复大学选址和省部共建的办学方式。6月,康复大学建设获教育部正式批复。
意义重大:一项惠及4.6亿国人的“民生工程”
据悉,全世界共有24.1亿人在患病和受伤期间通过康复治疗受益。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是中国。此前数据显示,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44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以及各类急慢性病患者。中国实际需要康复的人群是4.6亿人,康复需求日益旺盛。
然而,我国康复教育、科技、服务、产业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康复事业发展不充分、康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突出。目前,仅有康复治疗专业人员5万人,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对于康复必须要有前瞻性的目光。
让残疾人回归社会,与之而来的是幸福感的提升。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建起条件良好的康复中心,山东也是如此,但是很多康复中心缺乏人才。既要让老百姓找到康复的门,也能找到帮助他们康复的人,是建设康复大学的意义所在。
人才先行:院士“坐镇”、国字号云集
3月17日的推进会上,山东省委批准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为康复大学(筹)领导小组副组长,组建了由56名两院院士、境外专家等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为校园规划、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等提供咨询指导。董尔丹的履新,可谓锦上添花。
康复大学(筹)在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在积极搭建创新型科研平台,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日本藤田医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海尔医疗、华大基因、中信医疗等大健康领域的知名企业洽谈合作,聚焦康复领域科技前沿,围绕残障人群全面康复、疾病期全程康复、主动健康和老龄化应对、易致残性疾病防控等重大健康需求,规划建设现代康复研究院,力争打造康复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
推进会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也表示,北京大学将一如既往支持康复大学建设,继续深化北大和山东省在人才交流、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领域合作,谱写省校合作的崭新篇章。
进展顺利:5月中旬完成主体验收 计划年内完工
目前,康复大学创新核部分已经完成部分主体封顶,开始进入装饰装修阶段,计划5月中旬完成主体验收,康复大学建设预计今年完工。
作为地标性建筑,康复大学创新核部分由三栋主体建筑和两条“飘带”状廊架桥组成,投用后这里将囊括综合共享中心、公共教学实训中心、创新驱动中心等。校园占地70公顷,主要由创新核、学部组团、行政组团、后勤保障组团、体育馆等部分组成。到本月底,创新核三栋建筑将全部封顶,廊架桥部分目前正在进行打桩工作,预计4个月后也将全面完工。
据悉,建设推进会后,康复大学(筹)将迅速全面启动全球人才招聘,分批引进拔尖领军人才、杰出骨干人才、优秀青年学者和优秀管理人员。将遴选确定直属附属医院,积极稳妥完成划归工作;完成康复中心装修工程和前期运营准备,协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推进康复中心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医教研三位一体发展,努力打造一所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康复特色医院。康复大学(筹)正在从蓝图构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曲欣萍 综合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青岛日报、半岛网、大众报业·齐鲁壹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