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上午,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我市全面提升农田建设管理水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攀升至85.7万亩,在注重数量提升的同时,我市围绕创新赋能,全面提高农田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农田管理数字化。2019年我市提出了建设数字农田的工作目标,2020年兖州区率先进行了示范创建。抓住农田灌溉机井这个牛鼻子,项目区大田灌溉在实现PVC管道+射频器控制的半智能化管理基础上,通过远传技术,将机电井纳入统一电子平台。对农田建设全过程实行数字化监控,利用手机APP,通过互联网技术施行有效监管。下一步,我市还将使数字传感系统与土壤定点定时监测相结合,对耕地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监控。
农田退水绿色化。我市南部滨湖涝洼区,有100余万亩农田环绕南四湖生态保护区。近年来,我市部分地区丰富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强化渠系建设功能,结合小湿地建设,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很好地解决了农田退水存有污染南四湖和南水北调水体的安全隐患。
农田节水高效化。我市始终把高效节水作为农田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探索新的节水灌溉途径。在部分地区有针对性地示范推广多种形式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将农田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并根据不同情况,设定相应配方与参数,实现自动控制灌溉量、施肥量。农户也可利用手机终端APP随时随地控制,实现了精准灌溉、精准施肥,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地力提升集成化。汶上县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按照“高标准农田+”的思路,一体推进农机深松深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水肥一体化等项目,形成地力提升的大合唱。在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其他县(市、区)也借鉴其经验,集成推进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
针对高标准农田效益目标大而化之的现象,我市全面推进了效益目标的精细化管理。根据获得的数据,准确计算高标准农田建成节水、节电、节工、节支的数据,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支付纳入市政府督查室“红、黄、蓝”督查管理,签订了高标准农田资金保障责任书。(记者 鲍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