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6月21日11时32分迎来“夏至”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此时节,蛙声阵阵,蝉鸣声声,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恪遵宪度抄本》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谚,说的是过了“夏至”,白天越来越短,每天做针线活,用的线也一天比一天少。
6月20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头巷小学美术社团学生展示绘制的彩扇。
“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管子·乘马》
汉代《逸周书·时训解》中将夏至分为了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喜阴的药草半夏也开始出现。
“夏日至,祭地祇。皆用乐舞。”——《史记·封禅书》
夏至正是麦收之后,古人感念天时,渐渐形成了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古代,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祭神礼典。有说法称,在该节气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是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酉阳杂俎·礼异》记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6月3日傍晚,济南上空出现火烧云景观,景色如画。
“三伏金藏暑正隆,火云万里日轮红。”——王仲修《宫词》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三伏天,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的三伏天将从7月21日开始至8月19日,这期间是“冬病夏治”、贴三伏贴的最佳时机。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其一》
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以后的天气特点。由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并不都像诗中那么美,也有可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要注意防范。
6月19日,江苏省淮安市,夏至节气将到,百年园林清晏园内荷花盛开,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炎炎夏日,正值荷花盛开时节。碧叶莲莲,衬托着亭亭玉立的花朵,给人超凡脱俗的宁静和清凉。亦如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词中所言,“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洞天,更令人流连。
随着温度节节攀升,京城老字号的消暑凉面迎来热销,成为市民的“去暑利器”。
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明清以来,做法简单、美味的面条成了民间饮食的宠儿,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帝京岁时纪胜》成书于清乾隆年间,据说,当时北京人夏至日家家都吃冷淘面,很是爽口。在山东不少地方,也有“夏至凉吃面”的习俗。
“夏至”时节,阳盛于外,人体出汗增多,消夏防暑首先要及时补水。可多食苦瓜、芹菜、茼蒿、苦菊等,以利于祛暑益气、除燥祛湿、生津止渴和增进食欲。同时做好精神保养,宜晚睡早起,适时午休,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调息静心,“心静自然凉”。(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曲欣萍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视觉中国、百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