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山东2月27日讯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山东省共有32个先进集体和41人获此殊荣,在济南市区县级扶贫系统中,商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唯一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集体。
商河县扶贫办自2016年独立办公以来,在商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扶贫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立足全市脱贫攻坚任务较重实际,充分发挥“参谋、协调、督导”职能,聚力改善民生,培植产业支撑,整合要素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全县19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2020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0211.7元,较2014年的2781.1元增加了267.18%;190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集体经济收入和“五通十有”全部稳定达标,其中省级贫困村龙桑寺镇刘集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6个贫困村被认定为首批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贫困村入围济南市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在济南市各县区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中,商河县连续四年位居前列。
立足扶贫产业固本强基,培育脱贫“源头活水”。商河县扶贫办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引领农村经济繁荣发展、保障稳定脱贫的有力抓手,重点打造设施农业大(拱)棚种植、中药材林果套种、规模化畜牧养殖、大蒜产品储存加工、乡村旅游、光伏发电、群众性加工业“七大扶贫产业板块”,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扶贫优质项目399个,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均稳定达到5万元以上,贫困群众年人均收入稳定增收。在实现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扶贫产业还带动和吸收300余名贫困人口及大量一般农户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落实扶贫政策与改善民生深度衔接,提升贫困群众“满意度”。商河县扶贫办建立并完善行业扶贫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凝聚行业扶贫合力。协调相关行业部门,累计投资4.78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870余公里,街巷硬化村庄483个、1649公里;投入3769.91万元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购买“3+1”扶贫特惠保险,有效杜绝因病返贫现象发生;贫困村已全部通上河自来水,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全部农户都安装了智能水表,实行智能化监控管理,保证了贫困户饮用水足量安全;五年来新建和提升190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自2018年开始为6733户贫困户免费提供数字信号,戏曲进乡村工作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
聚焦机制保障,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商河县扶贫办建立完善扶贫帮挂体系,搭建县级领导干部+牵头单位+企业+贫困村+贫困户的“11512”帮挂体系,140余家本地企业积极参与全县扶贫开发事业。健全“老弱病残”基本民生兜底体系,优化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健全完善分类动态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对有返贫风险的落实相应帮扶措施,做到即时发现、即时救助。
商河县将珍惜荣誉、戒骄戒躁,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重整行装再出发,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推动减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衔接。(高静 张鸣 田文静 姜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