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邮箱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8556595 | 网站无障碍
城市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
让14亿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山东也是“蛮拼的”
发布时间:2022-03-08 10:27:04 | 来源:齐鲁网 | 作者:杨玉金 | 责任编辑:阚金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近年来,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牢记嘱托,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产品出口额等常年居于全国首位。2021年,山东粮食总产量达到1100.1亿斤,较上年增加10.7亿斤,首次突破1100亿斤大关,是全国5个增产10亿斤以上的省份之一,居全国第三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其中夏粮总产量和单产,双创历史新高……山东用实际行动和优秀成绩,有力展现了坚决扛牢农业大省责任的使命担当。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种好农业大省“责任田”

  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只有手中有粮,方能心中不慌。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确保粮食能源安全,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扛牢农业大省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山东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上不遗余力,提出力争到2025年达到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

  垄上天地阔,乡间春意浓。初春时节,沉睡一冬的麦苗伸着懒腰挺起腰杆,绿油油的高产良田一望无际。眼前的一幕让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北赵家村党支部书记闫红岩喜上眉梢。作为当地的“村级田长”,他的主要职责就是查看村内地块种植情况,发现、劝阻那些乱占、破坏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

  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2020年底,山东省出台《关于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日常管护机制,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做到“谁的地谁来管”,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确保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装满“米袋子” 充实“菜篮子”

  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优质“山东粮”

  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种子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德东表示:“要想种好田,种子是根源。适合我们种的种子就是最好的。”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李登海说,目前种业的难题是如何切实保障和促进自主科技创新的能力。他建议尽快制定种业促进法,从而切实保障、快速推进民族种业的发展。

  2021年10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时,走进豆田,俯身摘下几个豆荚,轻轻用手捻开,仔细端详,然后将一颗豆粒放进嘴里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

  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的这颗豆粒,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大豆品种“齐黄34”。去年10月份,东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传出喜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大豆品种“齐黄34”表现出色,“实打验收,亩产302.6公斤”的产量,远超2020年我国大豆平均亩产量(132.4公斤),实现大豆在盐碱地上的单产突破。截至2021年,“齐黄34”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3300余万亩,是黄淮海地区年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的大豆新品种;山东种植大豆面积的50%以上为“齐黄34”。

  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优质“山东粮”,“齐黄34”这一高产大豆良种的广泛推广,生动佐证了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粮食产量要实现大的突破,关键还得看种子。

  数据显示,山东小麦高产育种水平一直居全国前列,2001至2020年累计审定高产品种140个,多个品种连续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其中仅“济麦22”推广面积就占到全省小麦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7%;截至目前,山东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96%。

  到点开饭,不饿肚子!

  扛牢粮食安全的“山东担当”

  “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中国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3月5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左鹏看来,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连续8年粮食总产量都在千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100亿斤,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最根本的是山东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切实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坚定不移地肩负起农业大省的责任,从上到下、党政同责,连年狠抓粮食生产,全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各项补贴奖励政策,让种粮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稳了面积,保了质量,确保了农业生产的稳步向好。”

  端牢端稳“中国饭碗”,2022年,山东率先谋划行动,提出将开展吨粮县、吨粮镇建设,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亿亩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665万亩;培育12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育成突破性新品种20个以上;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以上、农业产业强镇100个以上;加大先进农机装备研发,推广农产品绿色关键生产技术,建设一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优化提升乡村人才工程,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稳定在270万人以上……

  人勤春来早,实干走在前。

  连日来,山东各地干部群众抢抓农时积极备战春耕春种,千里沃野奏响响稳产丰产的序曲。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锚定“走在前”目标定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亿万齐鲁儿女正为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确保“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山东担当。

  闪电新闻记者 杨玉金 报道

热点新闻
滚动
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10处站点开始土建施工
菏泽:催花牡丹新春俏 直播带货收益高
山东安丘:老年大学点亮银发生活
看家乡变化 赞五好淄博
菏泽市成武县胡萝卜喜获丰收
鲁南高铁菏泽段开通在即
青岛:建设“绿色城市”,5个试点片区全面铺开
墨泉再现“一泉成河”
“十一”黄金周:魅力青岛活力十足
淄博市今年粮食有望丰产丰收
青岛迈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
淄博市文昌湖区开办长者食堂:为老年人暖胃暖心

+更多
山东青岛:“金虎”花饽饽惹人爱
山东青岛:“金虎”花饽饽惹人爱
山东手造:在瓶中反向作画的精美鼻烟壶和炫彩琉璃瓶
山东手造:在瓶中反向作画的精美鼻烟壶和炫彩琉璃瓶
【于燕说电影】英国史诗电影:一位国王的励志人生
【于燕说电影】英国史诗电影:一位国王的励志人生
山东:“滴滴”一下,护理到家
山东:“滴滴”一下,护理到家
看临朐如何启动作风“引擎” 驱动加速度赶超
看临朐如何启动作风“引擎” 驱动加速度赶超
每列出口动车组,都是量身定制
每列出口动车组,都是量身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