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今年以来,青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动乡村“五个振兴”,创新路数打法,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端好“中国饭碗”,筑牢民生“幸福线”
冬闲人不闲。时下,青岛刚经历新一轮降温天气,各级农技人员马上深入田间地头,为小麦安全越冬“保驾护航”。
“今年夏秋季节我市降水量偏多,秋种底墒充足,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广‘两选四适’一播全苗等关键技术,高质量完成播种任务。根据农情调度显示,全市小麦播种面积348.7万亩,较上年增加6万亩。”市农技中心副主任李松坚告诉记者,全市小麦冬前群体、个体生长发育指标均较上年明显增加,一、二类苗面积占比达到87%,苗情长势明显好于上年,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仓廪实,天下安。端好“中国饭碗”,始终是筑牢民生“幸福线”的头等大事。青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持种子和耕地并重、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2%、高出全国18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1%、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今年夏天,青岛“超吨半粮”高产示范田小麦实测亩产823.2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成绩的取得,在于青岛抓实“耕地”和“粮食”两个关键。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和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制度,实施耕地保护“田长制”,全面建立耕地保护四级责任体系,全市划定305.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今年建设高标准农田21.7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85.46万亩,并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损毁工程保险试点,工程质量和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科技壮苗专项行动服务农民10余万户,在五个产粮大县打造40个千亩方和10个万亩片,通过农田集中连片,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农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方面,青岛“实力不俗”。据悉,在粮食、蔬菜、果品、肉蛋奶、水产品等主要农作物综合生产、自给自足方面,青岛的保供能力位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前列。我市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今年新增
创新路数打法,
绘就乡村振兴“青岛图景”
规模化蔬果基地8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5家。完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建设市级以上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5家,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场873家、能繁母猪存栏16.3万头。预计全年粮食、蔬菜、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05万吨、650万吨、100万吨以上,稳超前三年平均水平,实现丰产丰收,为市民的多元需求保驾护航。
项目牵引带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兴则乡村兴。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今年,青岛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突出项目驱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营销链。通过引进一批体量大、质量优的农业大项目并加紧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引擎、强动能,沃野田畴一派勃勃生机。
青岛坚持靶向招商、节会招商,截至目前,引进过亿元农业项目57个、计划投资401亿元。今年,全国最大单体羊奶粉加工厂在莱西投产,益海嘉里食品加工、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等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开工建设。据统计,47个在建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1.3亿元,1-10月份带动全市一产固投增长10%。抓全产业链促提升,全市优选26家农业“金花”企业和15家链主企业重点培育,壮大做强“十百千”农业全产业链。
做强品牌,是提升价值和影响力的“关键一招”,农业亦是如此。青岛深耕品牌农业,“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连续三年入围全国十强,培育中国驰名商标20个、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221个,“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029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4个,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青岛传统的优势产业,截至今年9月,我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92家、营业收入达到1660.5亿元,增长5.6%。基于这一产业优势,今年青岛制定印发了《青岛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升级产品、打造品牌、提升价值,把青岛市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
时下,位于莱西市的金妈妈种业发展及鲜食玉米深加工项目主体全部完工,种子加工车间明年将正式投入使用。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续8年为全国蔬菜砧木市场份额第一,也是国内鲜食玉米育种面积最大、加工产能最大的民企,明年投用的项目将建设成为良种繁育基地和高标准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打造国家级“种业硅谷”。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数字化、智能化是农业的未来。今年,青岛实施种业强农和数字强农“双强”行动,支持如金妈妈般的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在全国率先设立“种子金”,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四大领域均培育出国内单项种业冠军。新建1个国家级、2个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园区,以数字化支持赋能全球首艘10万吨智慧养殖工船;高起点谋划打造青农数字港,整合171类涉农数据,全面优化青岛“三农”数字大脑。
“点片面”统筹,建设和美乡村托起品质生活
周末或假期,选择到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流清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逛上一圈,成为不少市民的新选择。村庄坐落于山海间,各具特色的民宿或简约大气、或温馨怡人,让人不免沉醉于此间的恬淡舒适。这个片区包含东麦窑等六个村庄,拥有民宿、崂山茶等特色产业,其中民宿196家,年接待游客17.5万人次。
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流清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是青岛市今年确定的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之一。今年,青岛创新乡村振兴路数打法,“点片面”统筹,打好乡村建设“组合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做优“片”上,激发乡村新动能。集聚要素资源,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建设。青岛打破以往以村为单位进行乡村建设的固有思路,创新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以6个左右相连相通、集中连片、人文相近、产业相融的村庄群为单位连片建设,通过三年时间打造各具特色且能集中展现“五个振兴”同步推进的“青岛场景”。
不但理念创新,手段亦新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选拔、建设等环节,全程贯穿“赛马”选优,即通过“赛马”评选出10个片区进入市级建设名单后,给予每个示范片区的奖补不搞“平均主义”,而是通过“赛马”决定奖补额度,从而真正推进示范片区建设干就干成、干就干好。
做精“点”上,重塑乡村新风貌。按照省级示范标准,每年创建1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目前,已累计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41个。今年,青岛重点实施村庄微整治、精提升,打造1.8万处村庄微景观,村庄的破壁残垣被精心设计的景观所取代,小小的“巧思”让村庄的面貌大不同,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夸赞。
提升“面”上,促动乡村新蝶变。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统筹农村改厕、污水、垃圾治理,久久为功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开展节水、节肥、节药和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用薄膜及农药包装综合治理“三节三治”行动,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镇(街道)回收点116处,化肥农药施用总量连续6年实现负增长。
同时,统筹城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齐头并进”。全市路网改造提升工程206公里,完成通户道路硬化42个村,“四好农村路”建设养护累计达1010公里。对9座水厂、202公里主管网等改造升级,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覆盖人口达95.2%。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3.07万户。新建改造中低压线路634.54千米,农网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从市属医院选拔300余名优秀医师到基层对口帮扶。投资1500万元改造203所中小学幼儿园。高标准建设区(市)级社会福利中心,总床位数达5376张。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