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中国·德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暨“京津冀高校院所、科创企业德州行”活动期间,我市举行人才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记者王志伟摄
12月12日,走进位于陵城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固立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先进生产工艺和高科技产品让人大开眼界。“这是我国首条介孔微纳新材料示范产业线,是我们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合作引进的,专业从事介孔微纳新材料的研发、制造、创新与应用服务,目前已与多家化妆品企业达成合作。”山东固立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立建说。
像赵东元院士一样,目前有超过1200名来自京津等地的专家以假日专家、离岗创业等方式来德州创新创业。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区四基地”战略定位,德州正成为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拓展事业新蓝图的沃土,人才总量接近100万人,近5000人次入选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去年以来,全市申报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20人,入选省泰山人才工程43人,新集聚大学生近7万人。
“飞地”引才 探索“共享发展”新模式
在北京市中科院国科科仪控股有限公司院内,有一栋5500余平方米的5层办公楼,这是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方圆3公里内汇集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关村等20余家知名高校院所和众多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
为深入实施“人才兴德”战略,主动对接北京人才资源,创新实践“研发在北京、智造在德州”运行模式,打造德州连接北京人才创新桥头堡和信息枢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市探索“飞地”引才新模式,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于2022年4月启动筹建、10月试运行、今年4月12日揭牌运营。“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将更好借力北京创新要素、高端人才优势,打开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窗口’、探索京德科技人才双向协同‘新模式’、搭建双招双引‘新平台’。”德州市人才发展集团董事长郭强介绍,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运营以来,已吸引北京大学“超分辨显微镜”等34个项目入驻孵化, (上接1版)集聚包括5位院士、15位教授、65名博士在内的200余名高层次人才;已在我市落地项目11个,总投资14.69亿元、已到位资金9704万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9.8亿元、利税4.26亿元。
伯桢生物类器官产业化基地项目就是采用人才“飞地”模式成功孵化的项目。该项目由国家优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类器官研究中心”主任赵冰领衔,核心团队成员6人。今年1月签约落地天衢新区,注册成立山东柏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3亿元,目前一期建设基本完成。
不仅在北京设立人才“飞地”,为充分吸纳京津地区丰富的人才、科技资源,我市深入研究对标周边城市人才政策,推出“人才强市23条”“产才融合17条”“大学生兴德34条”和20多项配套细则,实行“一企一策”“政策漫游”“最优加一点”,打造上不封顶的“无框”政策体系。市委明确“人才资金不设上限,人才工作没有障碍”,市级人才专项资金实现翻番,市本级累计兑现落实人才奖补资金超过8亿元。
深化柔性用才模式。“得益于德州的人才政策‘破格权’,虽然我们的人事关系在北京,但能同等享受德州的人才政策。”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技术骨干叶林表示。我市深入实施“假日专家”工程,以1小时交通距离区域为重点,支持各类人才不变身份、不转户口、不转档案、不限时间,自由便捷来德州创新创业,打造“1小时人才圈”。格瑞德集团柔性引进北京中材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总工吕国龙,将“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使用周期提高2倍以上,项目实现销售额3324万元、利税866万元。
激活“一池春水” 为人才发展搭建新赛道
8月28日,以“逐梦新时代·一起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德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暨“京津冀高校院所、科创企业德州行”活动举行,共征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328个,最终遴选出41个优质获奖项目,其中创新项目11个、创业项目30个。在颁奖现场,30个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我市。“京津冀地区国家级地质碳汇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现已落地天衢新区,我们将依托德州良好的发展环境,将项目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杆项目。”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李雪松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我市坚持以用为本、效益为先,建立全新的人才引进、使用、评价机制,激活人才“一池春水”,形成了“使用弹性、管理软性、服务个性”的引才用才机制,既让京津冀济高层次人才在德州找到了实现更大价值的“坐标”,又积极引导技术、项目、资本等各要素跨区域流动,最大限度盘活人才智力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坚持不重“名头”重需求、不看“来头”看效益,修订德州人才分类目录,对上年度纳税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年薪30万元以上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突破头衔、论文、学历、职称等限制,直接认定为相应层次人才。实行特殊人才“举荐制”,对具有特殊才能、作出突出贡献、现有人才目录难以界定的人才,由同行业专家举荐认定。
深化“一企一校”“一企一平台”工程,推动近2000家企业与“中科系、京津系、齐鲁系”等大院大所合作,促成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研究院德州分公司、山东农业大学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小麦产业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平台落地。
秉承“政府搭台、人才唱戏、企业受益”理念,每年我市在北京、天津、济南等地举办中国·德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分赛,机制化举办“京津冀高校院所、科创企业德州行”“北大青年企业家德州行”“北京名校直通车”等系列活动,不断擦亮展会聚才品牌。积极对接京津冀职业技能发展联盟,成为常务理事单位,全市12家技能院校加入联盟,成功创建联盟实训基地,发起举办京津冀鲁(德州)人力资源服务高峰论坛,承办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加快京津冀鲁职业技能一体化发展进程。
实施“五安工程” 做优人才发展环境
“我每个月能领到5000元的生活补贴,我爱人每月可以领到未就业生活补贴,我们还申请到了30万元的人才安家补贴,这极大降低了安家成本。”谈起在德州的发展,山东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李洋赞不绝口。
人才引进来更要留得住、用得好。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创业安心、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子女安顿、身体安康“五安工程”,叫响“‘德’有你、才‘州’全”工作品牌。为让人才“心有所属”。我市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对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大张旗鼓表扬奖励突出贡献人才和引才用才先进单位,对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开展系列展播,在全社会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为让各方人才住有所居,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构建产权型住房、租赁型公寓、商业化酒店、货币化补贴“四位一体”人才安居体系,目前全市筹集建成高品质人才公寓近4万套,针对柔性人才上线190套酒店式专家公寓,发放人才购房补贴1.1亿元。为让人才“业有所成”,我市推行人才“投、贷、保、券”等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创业人才最高享受5000万元“人才贷”支持、350万元“创业券”奖励和20万元创业保险补贴,累计发放“人才贷”162笔、5.84亿元。
办好“关键小事”,让人才安心安康。德州在全省率先上线“德才码”数字化平台,3800平方米“德州人才之家”投入使用,发放“德州惠才卡”700多张,为各类人才协调解决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问题600余项,努力让更多人才聚在德州、扎根德州。
□本报记者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