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邮箱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8556595 | 网站无障碍
城市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
突出六项重点任务,收、结案均突破220万件 山东法院2023年审判执行工作“成绩单”发布
发布时间:2024-01-19 09:45:43 | 来源:中国网·新山东 | 作者:阚金剑 | 责任编辑:高静

  1月18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2023年山东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暨能动司法十大典型事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十件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闯通报2023年山东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情况,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级巡视员朱云三发布了能动司法十大典型事例,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刘念虎发布了“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十件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闯介绍,2023年,山东全省法院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突出“政治引领、维护稳定、服务发展、提质增效、改革创新、管党治院”六项重点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全省法院收案229.7万件,结案225.1万件,其中山东省法院收结案均为2.6万件,审判执行质效持续走在全国法院第一梯队。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更高标准推进平安山东建设

  审结一审刑事案件8.1万件,占一审结案总数的6%。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一审涉黑恶案件178件1000人,追缴涉黑财产9.7亿元,形成有效震慑,净化社会风气。依法惩治腐败犯罪,审结一审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案件699件784人、行贿案件27件37人,始终保持“打虎”“拍蝇”高压态势。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公检法联合会签的企业合规改革意见,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审结相关案件7.4万件。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设立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对犯罪未成年人回访帮教,依法向612名家长发出家庭教育令。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更大力度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审结一审商事案件65.7万件,占一审结案总数的48.8%。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办理破产、解决商业纠纷等12项改革措施,助力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保护力度,出台全国省级层面首个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知识产权审判领域专门司法文件,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3.1万件。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7万件,深入实施涉外审判精品战略,审结一审涉外商事案件567件。健全海事审理机制,推进海事审判“三合一”工作,服务海洋强省建设。深化国际司法交流合作,连续第3年举办中国-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展现我国司法良好形象。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实举措保障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审结一审民事案件58.4万件,占一审结案总数的43.3%。深化家事审判改革,依法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5.6万件,与妇联、公安、民政等部门建立反家暴联动协作机制,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妥善审结涉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等“三农”案件8239件,依法化解劳动争议6.8万件,出台服务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6条意见,开展“送法上门、安全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以更实举措保障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以更宽视野推进法治山东建设

  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连续15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深入开展“百院千庭庭审观摩年”活动,进一步加强行政争议审前和解工作,委派和解案件2.1万件,达成和解6837件,促进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完善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制度,审结相关案件2195件,决定赔偿2241.9万元,发放救助金5625.9万元。

  深入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以更好成效确保当事人胜诉权益

  执结案件60.4万件,执行到位1706亿元。完善“事务集约、繁简分流”执行权运行机制,联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开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全面排查失信企业情况,对5.1万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从诉前分流、诉中促执、诉外共治等环节入手,形成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内外合力,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努力减少执行案件数量。组织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执结9.4万件,执行到位67.7亿元。持续开展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执结5.9万件,执行到位298亿元。

  做实诉源治理,以更强担当融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完善“万人成讼率”通报制度,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联动全省2844个专业调解组织、1.4万名调解员,诉前调解成功案件67.7万件,三分之一的纠纷化解在诉前。在省级层面与25家行业部门建立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3427份,充分发挥为社会治理“把脉开方”的作用。

  王闯介绍,下一步,全省法院将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能动司法理念,把巩固深化、创新提升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阚金剑)

  附一、2023年度山东法院能动司法十大典型事例

  事例1:威海中院构建全方位多领域府院联动机制

  威海中院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支持,通过“召开一次会议、会签一份文件、旁听一次庭审”方式,构建市级层面府院联动机制,在法治政府建设、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六大领域,建立联席会议、信息通报、协同处置等22条联动措施,凝聚起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2023年共将2.7万件纠纷化解在诉前,一审民商事收案增幅全省最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事例2:枣庄法院成立诉前调解中心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枣庄法院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体系,成立法院诉讼案件诉前调解中心,主动把法院立案诉服、多元解纷、速裁快审等职能融入辖区“一站式”矛调中心,前置审判力量做实指导人民调解法定职责,推动党委政府将诉前调解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3756件,同比增长18.9%,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赋能增效。

  事例3:青岛市市南区法院“小法庭”彰显金融审判“大作为”

  人民法庭是推进社会治理、保障社会稳定的最前沿。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针对辖区金融产业聚集特点,立足能动司法,专门打造金融审判法庭,建成金融类案线上速裁E审等平台,设立金融纠纷多元调处中心,打造“小徐走金融”普法宣传品牌,实现调解、立案、审判、执行在人民法庭的有机衔接、“一站办成”。2023年,该法庭案件服判息诉率99.2%,有力服务了区域金融发展。

  事例4:烟台中院打造“法护航•益企行”品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烟台中院倾力打造“法护航·益企行”司法助企品牌,构建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涉企纠纷“五大行动”、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的工作新模式,优化司法助企联络专员制度,构建法企“亲清”“常畅”良性互动关系,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1356个,依法妥善化解涉企纠纷3万余件,助力台海核电、东方海洋等20家重点企业“破茧重生”,为2300余家企业修复信用。相关工作得到新华社、《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

  事例5:利津县法院全力打造“津心河护”品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利津县法院积极探索以巡回审判、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执法司法联动为抓手的工作新路径,全力打造“津心河护”环资审判品牌。依托黄河生态保护巡回法庭,应用“枫桥经验”实行农村土地纠纷府院联动调处,深入滩区开展实地勘查,巡回审理案件41件次。打造恢复性司法新模式,开通执法司法“直通车”,建立“5+N”生态损害赔偿联动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修复,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司法力量。

  事例6:日照中院筑牢“四道防线”有效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日照中院把府院联动作为化解行政争议、助推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争取市委支持,以市“两办”名义出台《关于加强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工作的意见》,建立重点执法领域规范指引、重点案件逐案联合化解、败诉案件“一案一建议”机制,推动行政争议解决从“司法主导”向“行政主导、司法终局”转变。全市法院34.6%的一审行政案件调解和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五年保持100%,“一把手”出庭率位居全省前列。

  事例7:寿光市法院蔬菜特色法庭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寿光市法院立足创新拓展“三个模式”,积极打造特色“蔬菜法庭”,精准护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建立“总店+连锁店”模式,加强对智慧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的司法保护,全链条保障蔬菜产业发展。坚持专业审判与延伸职能相结合,广泛开展巡回审判、法治宣传,帮助理顺法律合同500余份,诉前化解、妥善审理涉蔬菜纠纷1500余件。相关做法被新华社宣传报道,稻田“蔬菜法庭”入选全国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

  事例8:宁阳县法院探索打造“息事宁人”能动司法品牌

  宁阳县法院结合颜子后裔聚集地和复圣文化发源地区位特色,将无讼思想转化为息事宁人能动司法举措,探索全域共治、诉非联调、精审快判“三链同治”模式,以源头止纷、非诉解纷、诉讼定纷最优解回答基层治理时代课题,最大限度实质化解纠纷,减少衍生案件。2023年辖区万人成讼率保持全市最好,诉前调解案件1243件,基层治理单位调解化解成功率100%,民商事诉讼案件增幅低于全市平均值10个百分点。

  事例9:淄博中院创新“三化三赋能”联动执行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

  淄博中院以智慧执行推动执行联动。赋能多跨,应用协同化,研发智慧执行平台并对接政法综治平台,实现网格协助执行线上办理,协助执结案件656件。赋能联动,信息共享化,联合市直8部门,在山东通APP建立股权查控一件事平台,实现股权查控掌上办理,平均查控时限压缩80%。赋能集约,轻投高效化,将智慧执行平台嵌入山东通APP,零成本投入,可复制推广度高。获评全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优秀成果,入选全省数据赋能项目。

  事例10:乐陵市法院构建代表委员特邀监督调解机制

  乐陵市法院创建代表委员特邀监督和人大代表特邀调解机制,搭建代表委员监督平台,参与个案监督和个案调解,通过鲜活的案例主动接受监督,践行为民宗旨,提升司法公信力,妥善化解纠纷。2023年邀请代表委员监督案件196件,调撤率43.8%,邀请人大代表调解案件113件,调撤率69.6%。充分发挥了代表委员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为更好地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起到了积极作用。

  附二、2023年度山东法院“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十件典型案例

  案例1: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赵某居住在老旧小区,为方便上下楼,联合多数住户加装电梯,吕某拒绝并阻拦。赵某以“排除妨害”起诉到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该行为符合议事程序和法律规定,依法予以支持。进入执行后,吕某仍不配合。执行法官多次到现场勘查测量,针对矛盾焦点开展调解,最终促成电梯顺利安装。本案的圆满解决,让加装电梯这项民生工程惠及更多群众,实现了邻里和谐,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司法为民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案例2:订婚彩礼返还案:马某、韩某经媒人介绍相识,并举行订婚仪式。订婚日,马某给付韩某彩礼18.8万元,韩某回礼2万元。后马某因故提出解除婚约,韩某以男方先提出悔婚为由拒不返还彩礼。东明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在结婚登记前因故解除婚约,符合彩礼返还条件,遂判决韩某返还马某彩礼款16.8万元。本案的处理也完全符合今天刚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精神,有利于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

  案例3:百年古槐被撞案:马某驾车将涉诉古槐树枝干撞裂,该树木是经登记造册的聊城古树名木,已经成为记录当地人文地理信息的重要标识,承载了当地村民的世代乡愁记忆和精神寄托。临清市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规定,判决事故车辆投保的某保险公司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损失3.7万元。本案撑起了古树名木的“司法呵护伞”,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的司法需求,展现了赓续文脉、留住最美“乡愁”的司法担当。

  案例4:帮助农民工安“薪”过年案: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执行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坚持公正善意文明执行,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积极与被执行人沟通,辩法析理、以情动人,避免激化矛盾,最终督促被执行人赶在农历新年之前主动履行了付款义务,两起案件仅用时16天执行完毕,实现了农民工安“薪”过年、被执行人维持诚信形象的双赢效果。

  案例5:职业举报不当牟利案:程某向监管部门举报称购买的面包等违反食品安全标准,要求责令商家赔偿或支付举报奖励。监管部门认定部分食品标签不符合规定,对商家作出行政处罚,但因程某举报内容不符合奖励办法,不予奖励。程某不服诉至法院。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发现,程某在多地举报牟利,符合职业举报要件,依法认定其对举报奖励不具有诉讼利益,裁定驳回起诉。并联合9部门制发依法处置职业索赔举报行为的指导意见,营造诚信稳定的消费市场环境。

  案例6:老人起诉孙子孙媳返还房屋案:90岁高龄爷爷奶奶因借名买房纠纷先后三次起诉孙子孙媳,分别要求办理过户、分割产权、偿还借款。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三起案件合并调解,促成双方达成一揽子解纷协议,由爷爷奶奶还清房屋贷款,孙子孙媳配合办理过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爷孙两代人又重归于好。本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案件释法说理,一次性解决了矛盾纠纷,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案例7:抚养权纠纷柔情调解案:张某与王某婚后生育一女一子,双方离婚时约定女儿张某甲跟随王某生活,后因家庭原因,王某阻止张某甲上学,让其搬到另一处房子独自生活。张某起诉至莱州市人民法院请求变更抚养权。审理过程中,办案法官充分考虑家事纠纷的特殊性,坚持换位思考和柔性司法,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案件调解,充分发挥家事审判诊断、修复和治疗作用,让“司法护幼”飞入寻常百姓家。

  案例8:见义勇为受伤案: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在审理王某诉杨某见义勇为人受害责任纠纷案过程中,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工作,对王某不顾个人安危伸出援手,及时将张某从车底救出的行为给予褒扬,准确适用民法典相关规定,旗帜鲜明支持善行义举。同时,通过释法明理、判后答疑,使当事人判后主动履行,实现案结事了。该案的审理,既让助人者更踏实、有保障,又弘扬了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

  案例9:超退休年龄工伤认定案:68岁的城镇居民李某做保洁工作,没有养老保险,上班途中被人撞伤,构成一级伤残。李某家人相继向仲裁委、人社局申请确定劳动关系、工伤认定,都以其超过退休年龄为由不予受理。兰陵县人民法院从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工伤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角度出发,依法认定李某可以享受工伤待遇。本案维护了超龄劳动者的权益,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院的担当。

  案例10:学区房“温情”腾迁案:青岛铁路运输法院依法对一处位于优质学区的法拍房开展腾迁工作。被执行人家庭困难,请求延缓腾迁。但买受人急于为孩子办证入学,拒绝延期交房。执行人员反复权衡后,协调对口学校出具证明,确保买受人子女正常入学。被执行人也同意将部分权益转给买受人,最后房屋顺利交付。人民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用心用情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上学”事,生动践行了“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让“天理国法人情”得到了充分彰显。

热点新闻
滚动
德州: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增创新优势
山东潍坊:耍大刀、玩单杠……冬日健身嗨起来
潍坊临朐:秋柿未落,馈赠来者
山东惠民:“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惠企利民
德州出台法规,制定团体用餐标准,遏制餐饮浪费
山东聊城位山灌区:从“风沙地”到“赛江南”
山东德州:奏响工业强市最强音
山东昌乐:“乐器小镇”奏响“富民曲”
山东新泰:秋粮收获忙
德州市前7个月城镇新增就业3.3万余人
山东德州:曲艺消夏晚会送“清凉”
德州:抢时间赶进度 项目建设加速跑

+更多
德州:村民变股东 日子比蜜甜
德州:村民变股东 日子比蜜甜
济南高校寒假开启 学生客流攀升
济南高校寒假开启 学生客流攀升
【于燕说电影】女性成长电影:苦难浇灌的墨西哥玫瑰弗里达
【于燕说电影】女性成长电影:苦难浇灌的墨西哥玫瑰弗里达
瑞雪兆丰年 泉城年味浓
瑞雪兆丰年 泉城年味浓
雄商高铁菏泽东站东广场崭新亮相
雄商高铁菏泽东站东广场崭新亮相
只此“青绿”!看潍坊潍县萝卜的升级之道
只此“青绿”!看潍坊潍县萝卜的升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