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邮箱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8556595 | 网站无障碍
城市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
青岛2023年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392起,对77家次企业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
发布时间:2024-01-24 09:45:09 | 来源:中国网·新山东 | 作者:李雷 | 责任编辑:阚金剑

  1月23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青岛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情况。去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强化执法监管,优化执法服务,不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助力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全市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392起,23起涉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犯罪案件移送公安部门。

  严格执法监管,维护健康有序市场环境

  法不严则不力,治不严则无获。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结合青岛市污染源特点和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计划,全年组织开展了蓝天、碧水、净土、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执法任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强执法保障。

  聚焦“春雨”“烈焰”“秋风”“瑞雪”四大专项行动。针对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执法稽查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等领域,四大行动贯穿全年,在“春雨”行动中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执法领域5条措施;在“烈焰”行动中着重针对夏秋季特征性污染物靶向施策;在“秋风”行动中强化作风能力建设;在“瑞雪”行动中重点保障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以四大专项行动为主线,穿插进行涉水、气、固体废物、排污许可、土壤、生态环境、环境安全等多方面执法检查,全年检查排污单位1.88万家次。

  聚焦“两打”专项行动。继续深入开展打击涉危险废物犯罪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犯罪违法行为“两打”行动,联合公安、检察部门,采取有奖举报、联合办案、提级办理等手段,推动“两打”行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全年全市共破获18起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案件和5起涉自动检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全省领先,持续形成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震慑力。

  聚焦环保服务机构整治。联合市场监管、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全面整治环境咨询机构、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全年共组织开展了2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督检查工作;查处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件12起,其中移交公安机关刑事立案1起,罚款150余万元;其中一起关于机动车检测机构造假案件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办理的锦华环评造假案件为全国环评造假刑事案件“第一案”。

  聚焦交叉执法帮扶。借鉴全国执法大练兵监督帮扶实战练兵模式,采取市区联合、跨区域交叉执法等方式,全年组织开展6轮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共检查企业637家次,查处各类环境问题1319个。

  创新执法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2023年,全市执法系统在加大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调整了全市正面清单,首次探索将中小微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开辟了正面清单管理的新方向,共计2226家中小微企业纳入正面清单,总数达2583家,数量全国领先,经验做法被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转发推广。同时,立足执法本职工作,聚焦企业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服务企业方式,探索形成“三送入企”助企模式,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送“云”入企,以“智慧执法平台”为纽带,拓展服务企业的广度。推动线上普法、监管换位,建立青岛市智慧执法一体化平台,在平台上开设“送法入企”“政企互动”“自巡查”等普法模块,搭建起企业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系纽带。

  “送法入企”模块实现了线上推送环保法律政策信息;“自巡查”模块通过企业自行上传污染防治运行、污染物排放等情况,增加企业健康体检功能,推动企业自我管理,提升管理绩效,减少现场执法频次,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政企互动”模块帮助企业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提出需要帮扶内容,生态环境部门“云上”快速回复解答,建立政企沟通快速通道,为企业排忧解惑。通过“互联网+执法+企业服务”,实现了生态环境问题线上“精准发现—及时处理—解决反馈”闭环运作,提高了普法效率和质量。

  目前青岛市智慧执法企业端安装已扩大至2.11万家,占全市污染源监管总数的94.6%,全年推送整改问题4054个,有效减少了入企频次。送“法”入企,以“敲门重点项目”为抓手,提高服务企业的深度。开展普法帮扶,引导企业守法。把普法宣传贯穿执法全过程,通过开展“送法入企”、发布警示案例、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督促指导企业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设定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没有主观过错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共对77家次企业做出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决定,涉及金额共计520余万元,引导企业及时主动改正轻微违法行为,达到以执法促守法的效果。

  跟踪重点工程送法入企,亲近企业解决难题。组织开展“一对一”敲门行动,通过对重点项目提前介入、跟踪服务,指导施工单位落实好施工期间各项环保措施,帮助从源头规范环境管理,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环保措施到位,避免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全年上门帮扶市重点项目、低效片区项目等245个,形成典型案例26个。送“检”入企,以“入企驻厂帮扶”为载体,增强服务企业的温度。

  聚焦重点,有的放矢,组织开展“入企驻厂”执法帮扶,帮助企业自检自查。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化身“环保管家”,选择辖区内典型行业企业,组建“入企驻厂”帮扶团队,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并形成《环保体检手册》,跟踪指导制定整改方案并督促落实,以行业带动区域,促进全市排污单位治污规范化水平提升。全年完成两批24份《环保体检手册》,惠及3700家企业,下一步还将不断扩大推广应用范围,争取惠及更多企业。

  强化能力建设,提升执法队伍能力素质

  创新形成“教、学、练、战”四位一体新式比武模式,按照“实训、实战、实效”和“全员、全年、全过程”的执法大练兵工作要求,举办3期市级执法比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打击恶意生态环境违法问题的业务技能和专业本领。获得全省首批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试点,建成全省第一批省级实战实训基地;实施“5+12+50”执法人才梯次培养体系;全年4次派员参加生态环境部监督帮扶实战练兵,取得较好成绩;在山东省生态环境执法比武中获得集体一等奖;26名执法人员进入山东省生态环境执法人才库,12人次获二等功、三等功和记功奖励。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能力素质全面提升,比学赶超、争先创优人才竞争氛围愈加浓厚。

  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将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目标,推动落实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各项要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始终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重点在查办大案要案、统筹执法力量、建强执法队伍、提升执法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执法。(通讯员李雷)

热点新闻
滚动
山东济南:寒假将至 “书香”伴成长
德州: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增创新优势
山东潍坊:耍大刀、玩单杠……冬日健身嗨起来
潍坊临朐:秋柿未落,馈赠来者
山东惠民:“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惠企利民
德州出台法规,制定团体用餐标准,遏制餐饮浪费
山东聊城位山灌区:从“风沙地”到“赛江南”
山东德州:奏响工业强市最强音
山东昌乐:“乐器小镇”奏响“富民曲”
山东新泰:秋粮收获忙
德州市前7个月城镇新增就业3.3万余人
山东德州:曲艺消夏晚会送“清凉”

+更多
山东济南:仲宫互通立交全面投用
山东济南:仲宫互通立交全面投用
山东钢城区:企业协同发展 产业聚"链"成群
山东钢城区:企业协同发展 产业聚
【于燕说电影】女性成长电影:苦难浇灌的墨西哥玫瑰弗里达
【于燕说电影】女性成长电影:苦难浇灌的墨西哥玫瑰弗里达
瑞雪兆丰年 泉城年味浓
瑞雪兆丰年 泉城年味浓
山东德州:运河岸边赶大集
山东德州:运河岸边赶大集
有一种美,是冬日的潍坊
有一种美,是冬日的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