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炒蒜犹如炒股? 山东农产品投机炒作亟需监管

稿源时间:2016-04-18 09:11:07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jiangyunhui
【摘要】炒蒜犹如炒股? 山东农产品投机炒作亟需监管---在大部分蒜商看来,市场供需是决定大蒜价格的最根本因素,“大蒜多了,再有钱你也难以炒起来。尽管2014年很多棉花种植户改种了其它作物,但种棉大户李洪生却逆势而为,流转来的100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棉花。

  当日常所需的蔬菜猪肉成为奢侈品,“蒜你狠”、“飞行猪”这些称谓多少让人有些无奈。供需决定价格,面对市场自主调节和物价起伏变动,农民习惯以不变应万变,挣钱就扩张,赔钱就减产。然而,在多个高价农产品供需两端,市民掏了钱,农民没受益,投机者却分层抽利,大兴波澜。山东是农业大省,当供需平衡被炒作者挟持,市场亟待回归理性,政府也得主动加强监管。

   投100万挣100万 炒蒜就像炒股

  对蒜农而言,大蒜是赖以生活的经济基础,但在投机者看来,蒜市犹如赌场,赌对了可一夜暴富;赌错了倾家荡产。投机者通过多种手段试图影响价格,有小户炒家直言“今年投了100万元,挣了100万元”。

   大户炒家资金过亿

  金乡是全国大蒜的主产区之一,金乡及周边几个县市的大蒜占到了大蒜主产区产量的一半以上,库存量更是超过六成。在这里,“炒大蒜”并不是秘密。

  “今年投了100万元,差不多挣了100万元。”金乡县马庙镇的蒜商老程说,他只是个小户,1000万元以上的资金才算中等,大户的资金有的过亿元。老程去年存了200吨大蒜,收的时候约5元/公斤,今年的卖出价约12元/公斤,除去每公斤1元多的存储等费用,差不多每公斤净赚5元。

  巨大的收益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2012年,金乡来了一个被称为“朱老三”的外地人,“当时他带了几亿元的资金来,结果大量进货后,价格虽短期快速拉升但又很快下跌,反而赔了一亿多元。”金乡县一位业内人士说。

   炒作贯穿全部环节

  在卓创资讯农产品分析师崔晓娜看来,这轮大蒜价格上涨有三个原因:一是产量下降,二是内需及出口等需求不减甚至增加,三是炒作。

  在大部分蒜商看来,市场供需是决定大蒜价格的最根本因素,“大蒜多了,再有钱你也难以炒起来。”但他们也承认,炒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什么办法都可能会用”。

  “目前,传统生意不好做,一些大的投机商,比如东北、上海的一些房地产商等手握资本的人,他们一出手就是三四万吨。等第二年三四月份市面上的蒜少了,他们就开始哄抬价格。”河南种蒜大县中牟县冷藏保鲜协会会长刘少臣说。金乡一位大蒜经营者说,今年2月底,蒜商在山东开了一次保鲜行业大会,会上传出全国库存仅剩60万吨,自那天大蒜就开启“疯涨”模式。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蒜商为保证蒜源,已普遍开始在大蒜上市前“包地”,即以一定总价提前收购未来的大蒜,“赌蒜已贯穿大蒜生产、入库、销售的整个周期”。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