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址揭秘汉代制砖术
今年10月9日,考古人员在遗址内又有了重要发现,就在这些汉墓周围还建有一个专为造墓而设立的临时窑址。经估测,整个窑址面积大约在50平米左右,呈东西向,东低西高。近距离观看,窑址南侧红土层颜色较浅,北侧颜色较深,西部顶端位置土层则较黑。这处窑址在历经两千多年时间后,虽然从外部已经看不出当年全貌,但窑址上方红黄相间土层中,依然能看出古人烧窑制砖留下的痕迹。为了更加精准开展下一步发掘工作,考古人员还用石灰水标出窑址结构和具体内部分布位置。
根据史料记载,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烧窑制砖术,到了汉代这种制砖术已经很发达,不但有大型窑场,还有一些专门为建设墓葬所设立的小型窑场,而这个窑址就是其中之一。之后,通过初步发掘,考古人员确定这处汉代窑址东侧为窑门,南侧为工作间,北侧为烧窑室,西部则是原先耸立起来的烟道。其中,因时代久远,窑顶已经不复存在了。考古人员说,这处遗址的发现,对胶州当地汉墓历史文化形成和考察汉代人生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牟成梓)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