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山东省教师队伍建设调查:跳出编制的“框”

稿源时间:2017-02-21 08:38:14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高静zhanghonghong
【摘要】山东省教师队伍建设调查:跳出编制的“框”---针对一些偏远学校和教学点年级学生数达不到标准班额问题,明确规定年级学生数达不到标准班额的,小学按照每年级(教学班)配备2 4名、初中按照每年级(教学班)配备3 7名教职工的标准核定编制。

  山东省有80多万中小学教师。如何管理这支庞大的队伍?有三个“老大难”问题,一直困扰着省教育厅的领导:

  一是固定的编制管理跟不上学校及学生数量的动态变化,造成有的学校教师富余有的紧缺,教师在区域层面流动比较困难。

  二是教师核编方式按生师比“一刀切”,忽略了基层复杂的现实情况。比如,教学点多的县区,教师肯定不够用;再比如,育龄女教师多的学校,在“二孩”政策实施之后,教师休产假了,工作没有人顶。

  三是编制整体超编的区县,尽管缺乏大批专任教师,但就是拿不出编制来解决这个难题。

  人不够,流不动,补不足,成为山东教师队伍发展的瓶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教育、机构编制、财政、人社几大部门各有各的认识,意见一时不能统一。山东省委、省政府拍板,打破部门条块管理,从顶层设计入手,朝着难题精准发力——

  校际苦乐不均怎么办

  ——编制、人社部门放权,拆除流动壁垒

  位于沂蒙革命老区的沂南县,前些年因出生率波动导致初中生源减少、乡镇初中学校合并,出现了初中教师富余、小学教师不足的情况。但由于编制、岗位核定到校,城乡之间、学段之间、校际之间人员难以调整,加上初中高级职称设岗比例长期远高于小学等原因,教师无法及时分流。

  沂南县教体局局长李道宽说:“有个别小学师生比甚至达到了1∶25,而在初中,有的学校师生比则不足1∶5。”

  一边是教师富余,无课可上;一边是教师不足,小学不得不将班额从四五十人变成五六十人,甚至是七八十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这样的情况不只在沂南,在山东各地都是普遍现象。安丘市景芝镇职工子弟小学校长王永春一直在为缺教师发愁:“学生从600多人增加到了900多人,教师根本不够用。新教学楼建好了,新设备也都到位了,就缺上课的老师。”

  初中教师多,小学教师少,按理说,二者流动似乎能调剂余缺,但教师管理体制中有一道“壁垒”,初中教师就是初中教师,小学教师就是小学教师,哪个学校的教师就是哪个学校的教师。“按照编制和岗位管理制度,教师岗位是核给学校的,即使调动一名教师也要申报一次用编进人计划,占一个指标,办一个手续。”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副处长邢军说。

  教师流动的结不解开,教师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提不高。在经过部分县(市、区)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山东在省内全面推开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的原则,建立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机制。

  人社、编制部门主动放权,县域内中小学教师交流,不再申报用编进人计划,而是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中小学教师结构状况、教学实际需要,于每年7月底前,统一研究提出教师交流方案,征得同级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同意后,即可组织实施。

  教育部门推动“县管校聘”,将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师资可以在不同学校之间实现流动。在“定岗定编”的基础上,富余教师参与跨校聘任,教师不足学校可通过教育局公开招聘教师。

  沂南县城关实验中学原属三校合并的初中,合校后全校共有262名教师,其中富余人员多达70多人。县里聘请外县评委组成评委会,组织城关实验中学教师竞聘上岗。在本校没有竞争上岗的教师,全部交流到小学任教,其编制、工资关系一并转移,一次性从该校分流72人到界湖街道所辖小学任教。

  被分流出去的教师会不会不情愿?安丘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武文说:“过去小学职称低,分流到小学职称晋升无望,有的说不定还得降,谁也不愿去。今年小学高级岗位比例提到10%。分流教师到小学又看到了职称晋级的希望。”

  潍坊市临朐县东城双语学校今年迎来了5位跨校竞聘的新教师,王永德校长高兴坏了,“教师素质很高,非常敬业。跨校竞聘给学校带来了活水,也激励了本校教师更加用心工作,这样的改革正是基层盼望的”。

  仅潍坊一市,2016年中小学就按需核岗7.6万人,校内竞聘7.1万人,跨校竞聘5038人,城乡交流教师2056人。目前,山东全省137个县(市、区)已全部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