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枣庄的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个动力电池包经过52道工序后,会被安装到多款热门车型上。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项目一期投产的6条生产线全年订单已满,“今年要为理想交付约11万台车的配套电池”。
近年来,随着吉利欣旺达、科达利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大在枣庄的投资,一大批锂电产业上下游重点项目在此落地。枣庄的锂电产业,形成了从锂矿开采加工到动力电池制造,再到终端应用拆解回收的全产业链条,入选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枣庄提出,2024年力争新能源及锂电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从曾以煤炭、水泥闻名的老工业城市,到打造“北方锂电之都”,枣庄之变,折射当地产业之变,体现创新之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近年来,山东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新增长引擎。截至2023年底,全省7个集群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山东以创新链产业链协同为核心,优化提升标志性产业链“链长制”,支持龙头企业聚焦创新产品;布局国家级创新平台,围绕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速形成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山东集中优质要素支持32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总规模达到3.2万亿元,带动了上下游配套及关联企业超过2万家。
如今在山东各地,一个又一个新兴产业集群的破土萌芽、蓬勃发展,充分验证了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蝶变效应”,更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对山东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今年4月,山东出台了《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装备、先进材料等11条标志性产业链,系统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构建具有山东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山东加速布局多个新支柱产业集群,既是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也必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