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山东奖励科技创新 近三成获奖者是“80后”

稿源时间:2017-05-23 09:09:07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范佳 郭静 宋立山 责任编辑:高静gaojing
【摘要】山东奖励科技创新 近三成获奖者是“80后”---22日的山东省科技奖励颁奖大会上,获得省科技最高奖的胡敦欣院士在颁奖大会上寄语年轻人,在这样的时代,应该不必等到80岁,就能获科技最高奖。2005年,作为我国海洋贝类增养殖生物学和养殖产业化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张福绥也获得了山东科技最高奖。

  22日的山东省科技奖励颁奖大会上,获得省科技最高奖的胡敦欣院士在颁奖大会上寄语年轻人,在这样的时代,应该不必等到80岁,就能获科技最高奖。他的殷殷期望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作为鼓励科技创新的省级最高科技奖,自2002年起,至今已经走过15年。记者梳理发现,中青年科技人员正在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23位最高奖获奖者,平均年龄不到61岁

  记者梳理发现,自2002年我省设立科技最高奖至今,已有23位专家学者获此殊荣。这些获奖者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为60.9岁。其中50岁-60岁年龄段最多,有10人,其次是60岁-70岁有7人,40岁-50岁、70岁-80岁各有两人,九旬获奖者有1人。其中,获奖时年纪最长的是2002年获奖者中科院海洋所的曾呈奎院士,时年93岁。年纪最轻的是2007年获奖者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院长凌沛学和2010年获奖的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获奖时均为44岁。

  正如胡敦欣院士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期望,中青年科技人员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我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2岁,其中,35岁以下的占26.3%,36-45岁的占37%,46-55岁的占31.1%,56岁以上的占5.6%。4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主持完成的项目32项,占授奖总数的23.7%(比2015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在近几年的获奖者中,80后科技人员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在2016年度的获奖者中甚至占到了整个获奖者的近三成。比如,在今年的奖项中,年仅36岁的山东大学李立平教授主持完成的“深长隧道重大突涌水灾害预测预警与风险控制关键技术”项目,被授予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而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的陈兴虎,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ECO双源双模式变流量控制技术在变频空调机上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被授予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据公开资料,陈兴虎出生于1987年,年仅30岁。

   获奖者多从事,海洋和医疗领域研究

  省科技最高奖的获奖者当然是所在研究领域的翘楚,而其所在的领域也反映了山东省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记者梳理发现,15年来,最高奖获得者多从事海洋领域和医疗领域研究。其中,从事海洋领域研究的有7人,大约占30%;从事医疗领域研究的有7人,也约占30%。这两个领域已经占据了科技最高奖的大半江山。而从其他领域来看,材料、农业、工程分别有2人,大约各占9%;数学、石油、机械的各有1人,大约各占4.3%。

  为何这两个领域格外受到青睐?据相关人士介绍,我省作为沿海大省,蓝色半岛经济区又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海洋科技优势显著。胡敦欣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说,海洋科技是山东省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张特色名片,目前我省海洋科技和经济实力居中国首位,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蓝色经济引领转型升级作为战略定位的国家示范区。

  在此次全省科学技术奖项中,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丰硕。在建议授奖项目中,由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市所在单位主持完成的项目有111项,占81.6%;在建议授予一等奖的25个项目中,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市所在单位主持完成的项目20项,占80%,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逐渐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示范和样板。

  此外,2015年10月正式成立的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是我国首个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如今已经在深远海研究、极地极端环境与战略性资源调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夺取了多个世界“第一”。按照规划,到2020年,这里将集聚起包括国内外著名学者在内的研创能力一流的5000人研究队伍,跻身全球前五大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在医疗领域,我省也具有明显优势。在2015年首届北京大学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中,山东的神经外科、血液内科、妇产科、肿瘤科、心外科、口腔综合均榜上有名。

   惠及民生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综观今年的获奖奖项,我省优势领域继续处于相对领跑地位。其中海洋养殖、农业、纺织领域的项目获奖率达35.7%,高出平均获奖率近11个百分点。比如,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教授完成的“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项目,创建了国际领先的低成本、高通量全基因组分型和扇贝分子育种技术,育成4个扇贝品种。

  高等学校依然保持着在原始创新方面的明显优势。在省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建议项目中,高等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数量分别占总数的72.7%和75%,包揽了一等奖项目(7项),成为我省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的主力军。

  此外,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也不断涌现。在2016年度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有61项与人民生产生活、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等密切有关的重大民生需求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公益性技术实现突破,占建议授奖项目的44.9%,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明显提升。在省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由企业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的项目91项,占比达到73.4%,比2015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企业的获奖成果主要聚集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资源与环境等领域,反映出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应用已经成为我省“转调创”的主要动力来源。

   这个研究所15年间,四夺省科技最高奖

  记者梳理发现,有一家科研单位,在15年之间四次荣获山东科技最高奖,它就是胡敦欣所在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据悉,2002年度,第一届山东科技最高奖就花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奖者是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曾老先生生于1909年,1942年取得美国密执安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是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我国海藻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他先后发现了上百个新种,两个新属,一个新科;首次发现了西沙群岛原绿藻,组织领导了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研究。

  2005年,作为我国海洋贝类增养殖生物学和养殖产业化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张福绥也获得了山东科技最高奖。四年后的2009年,同样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侯保荣院士再次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他也是我国海洋腐蚀界唯一的一位院士。

  据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第一任所长是赫赫有名的生物学家、教育家童第周老先生,是从事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也是国际海洋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范佳 郭静 宋立山)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