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临沂这3个小村庄诠释沂蒙精神 随着时代脉动

稿源时间:2017-08-03 09:28:26  文章来源:大众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红红zhanghonghong
【摘要】厉家寨,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城东北三十公里,1957年,因为战天斗地的模范事迹,厉家寨受到毛主席亲笔批示。如今的厉家寨看起来山清水秀,然而解放前,这里却是一片穷山恶水。

 

01.jpg

 

  莒南厉家寨: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榜样

  厉家寨,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城东北三十公里,1957年,因为战天斗地的模范事迹,厉家寨受到毛主席亲笔批示。如今的厉家寨看起来山清水秀,然而解放前,这里却是一片穷山恶水。

  厉家寨虽然地处三山、五岭、两河之间,有山有水,然而山却是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解放前,厉家寨6500亩的耕地中,只有1100亩比较平整,其余的全部倾斜不平,土地又非常贫瘠,人们的生活穷苦不堪。

  1950年,厉月坤当选为厉家寨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他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带领村民成立互助组、合作社。

  深翻、平整土地,这是厉月坤带领村民们改造自然做的第一件事,到1952年,厉家寨的粮食亩产量就翻了一番,然而1953年7月,正当厉家寨的村民看着深翻地的好庄稼,眉开眼笑的时候,偏偏天公不作美,一场暴雨把深翻整平的土地和满山的好庄稼冲了个一塌糊涂。这时的厉月坤意识到,要彻底改善厉家寨的耕地问题,还必须治山、治水。

  1954年冬到1955年春天,厉月坤组织全村发起了治山治水的攻坚战,一个冬天,12把锄头刨断了10把,刨出了400多车的石头,铲除了崖头,填平了洼坑,把11块共5亩3分的零星小地块,整成了一块13亩的大地块,与此同时,在小南湖自西向东,开挖了一条长达700多米的地下引水沟,沟的四面全部用石头砌成,沟的上面用于种地,水渠上面打了7眼连环井,并安装了7部水车。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厉家寨的村民凿通3道岭,改了5条河道,削平11个岭头,修建11座小型水库和塘坝。由于治山治水,成绩特别显著,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和风灾的情况下,厉家寨粮食亩产达276.4公斤,提前实现了农业发展计划纲要的目标。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莒南县委工作组向中央写出的《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批示:“此件值得一阅。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2011年,临沂市成立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驻地就落在了厉家寨村,这给厉家寨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徐根田说,“这里就成了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发达、工业也发达,老百姓打工也有地方打。”

  去年,厉家寨开始了棚户区改造,今年4月份,大部分村民都搬进了楼房。而恰巧今年正好是毛泽东主席对厉家寨的批示六十周年。

  徐根田说,毛主席批示六十周年,必须住上楼,老一辈的领导人的说法“叫老百姓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样的生活”,现在就实现了。

  一代代厉家寨人治山治水,让过去的穷山恶水,变成了如今的天蓝地绿水清,正是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继承和发扬。

 

12.jpg

 

平邑九间棚村:开拓奋进、艰苦创业 成为全国学习的典型

  和厉家寨齐名的还有位于临沂市平邑县龙顶山上的九间棚村。

  九间棚的村民传说,在清朝的时候,一对刘姓夫妇到了这里,住在这山洞里,后来子孙众多,就在山洞里砌石为墙,分为九间,于是就把这里叫做九间棚。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山上土地少,水源也只有一眼泉水,全村180多人就靠着这眼泉水生活,在干旱季节,老百姓为抢水,闹过不少矛盾。再加上四面悬崖,山高涧陡,下山非常困难,上山下山运送东西就靠着一块门板。

  1992年,上海电影厂拍摄的电影《沂蒙山人》,就是以九间棚为原型。

  80年代初,因为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山下村子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九间棚却依然处在贫困线下,山下的女孩甚至都不愿意嫁过来。

  新书记刘嘉坤上任之后,和党支部的其他成员几次商议,最终他们决定,九间棚要想富起来,就必须架电、修路、引水。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架电,有了电,就可以扬水上山,彻底解决村里的吃水难问题。而当时要想架电,需要从山下把1800斤重的电线杆抬到山上,还要筹集1.2万的资金。面对困难,刘嘉坤二话不说,拿出了准备修房用的300块钱,在他的带动下,很快就筹集了1.26万元。

  在平地需要24个人抬动的电线杆,九间棚人硬是用12个人就抬到山上,短短20天,电线就从山下拉到了山上。

  有了电,九间棚人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修路。可是从县城请来的技术人员告诉村民,测量之后,整个盘山公路全长3500米,要搬动土石2万方,全村40多个劳动力,别的不干,光修路就得三年。

  3500米的路段,以记义务工的形式,一次承包到户,党员、干部一米不少,上至70多岁的老汉,下到10几岁的孩子,加上外村来增援的亲戚,一下子铺了满山。

  虽然条件简陋,可九间棚人就靠着一双手,只用了5个月时间,就修成了这条长3500米,宽6米的盘山公路。整个工程用掉炸药1万公斤,压断扁担200多条,磨秃钢钎1000多根。

  修完路,九间棚人又一鼓作气,用了4个月的时间,修了一个二级扬程,铺设管道3300米,配套10个蓄水池的引水工程。

  然而架电,修路,引水,这三大工程虽然改变了九间棚的面貌,可也彻底把村民的家底给掏空了,为了带领村民致富,刘嘉坤利用九间棚山场广阔的特点,选择了果树种植,九间棚村在2100亩的荒山上种上了19万棵果树,村里还办起了罐头厂,石料厂等等。到1989年,全村人均收入800元,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进入90年代,九间棚人没有沉浸在过去的荣誉中,而是走下大山,成立了九间棚集团,在山下发展以金银花种植、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链条,而在山上则继续以果树种植发展生态旅游。

  从一个不到300人的小山村,九间棚人靠着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典型。

 

21.jpg

 

费县崔家沟村:异地扶贫搬迁 让山沟沟村民过上富日子

  沂蒙山区作为革命老区,有很多像九间棚这样坐落在山上的村子,自然条件制约了这些乡村的经济发展。从“十五”期间开始,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从此一些贫困山区的农村可以走出大山,然而走出去并不意味着发家致富,如何融入当地社会,村民的就业又该如何保障,这些问题成为易地扶贫搬迁最大的难题。

  2015年,临沂市费县的崔家沟村,成功地从山区搬到了平原,在随后几年时间里,村里的集体企业飞速发展,村民的收入也是节节高。

  崔家沟村的原址,位于海拔460米高的大山里,530户居民分散在山里大大小小几十个定居点里,有的地方只有三五户人家。

  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找媳妇难,这是崔家沟过去面临的五大困难,尤其是就医难,在2003年的时候,村里一个2岁的小男孩吃桂圆时卡住了喉咙,虽然自家就有面包车,可送到半路孩子就憋死了。这让崔家沟村的党支部下定决心,改变这五大困难。

  村党支部书记曹厚海介绍,“从2015年县里出台了一个政策,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想激励、鼓励搞搬迁。”

  有了县里的政策支持,崔家沟村党支部决定全村整体搬迁到山下朱田镇政府旁边,然而当向村民征求意见的时候,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曹厚海说,“越穷思想越封闭,越信息不通,他和外界联系的又少,觉得金窝银窝还不如我的穷窝呢。”

  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曹厚海带着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从2015年春节一直做到夏天,这才让大部分村民签了协议。

  曹厚海告诉记者,党员干部带头先进行了搬迁,随着土地就进行了流转了,同时对搬迁户的原村项目就开始进了。

  因为实行的是边建设,边安置,边拆迁,再加上有党员干部的带头,原来还犹豫的村民很快就打消了心中的顾虑。

  去年3月,全部村民都搬到山下,住进了楼房。现在小区旁边就是学校,而医院也只有几百米,再也不会出现延误就医的情况了。但是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村民的经济来源该怎么办呢?

  曹厚海说,“原来土地200块钱没人要,通过深翻、打造、整成大块,包给老板、企业公司都是600块钱一亩,这4000来亩,光集体增收就是240万。”

  针对村民搬下山之后空余出来的土地,崔家沟村请来专家进行了整体发展规划。一部分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建设绿色产业园,生产有机茶叶、鲜食林果、特色中药材等。一部分土地创办家庭农场,提供给那些愿意种地的村民,同时利用小区靠近城镇中心的优势,建设服装产业园区和保利物流园区。

  如今的崔家沟,甚至连原来只能闲在家里的农村妇女都能找到活干,一个月少说也有2000块钱的收入。而对于原来生活困难的家庭,村里也有能力提供帮助。

  今年72岁的裴怀成,老伴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原来在山上的时候,家里就指望着几亩地,屋里屋外全靠裴怀成一个人忙活,如今他的生活却变了模样,“我就在小区里打扫卫生,一个月1500块钱。”

  如今的崔家沟村有3000亩茶园、30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500亩养殖基地,同时大力发展健康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真正实现村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